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彩鋼房,兩部對講機,兩盞照明手電筒,兩張床,一些安全防護備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及掛在墻上的防洪看守職責辦法。這就是甘肅河西走廊嘉峪關至鏡鐵山鐵路線K60公里一級防洪看守點的全部家當,也是兩名防洪看守工的“家”。
全長70多公里的嘉鏡線是蘭州鐵路局管內防洪工作的重點區段,全局六處一級防洪看守點有兩處就設在這里,K60公里防洪看守點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嘉鏡線植被稀少、土石松軟的地勢環境,入汛后易引發泥石流、崩塌落石等自然災害,給鐵路運輸安全帶來了巨大壓力。
自5月15日零時起,蘭州鐵路局嘉峪關工務段就安排專人在這個一級防洪點進行全天候駐點看守,全力確保汛期行車安全。
K60公里一級防洪看守點坐落在嘉鏡線陡峭的山崖下,站在看守點的小院內,能夠清晰地聽到不遠處河水流淌的聲音。接下來5個月的時間,常俊喜和佘光明要和其他兩名看守人員輪班值守在這里,聽風觀雨守山,像哨兵一樣盯著這里的“風吹草動”,為汛期鐵路運輸安全站崗。
5月18日一大早,常俊喜和佘光明帶好信號旗、對講機、喇叭、小電話等設備,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嘉鏡線K60公里+100米至450米,這一區段是他們的工作責任區,需要每天對責任區進行巡查。
常俊喜,有著7年的防洪值守經驗,哪里有危石、哪里最容易塌陷,他都了然于胸,但他仍不敢有絲毫懈怠,一邊走一邊仔細地檢查著。路基、排水溝、邊坡、山上的危石……都是巡查時不能遺漏的項點。
每天有30多趟列車會經過看守點,每趟列車通過這里之前火車司機都要和他們進行聯系,確認安全后才能通過。
“K60公里看守點,客車7529次接近。”8時35分,對講機里傳來聲音,常俊喜趕緊回復,“客車7529次司機,K60公里防洪點一切正常。”說完他整理了一下手中的防護旗,面向來車方向筆直地站立在路邊。
“嗚……”列車鳴笛呼嘯而過,常俊喜和佘光明目光堅毅地望向列車前進的方向,直到火車整列駛過他們的責任區,嚴肅的神情才逐漸緩和下來。
在他們看來,這短短的300多米鐵路線猶如戍邊戰士心中的邊境線,不能有任何危險與隱患。
遇到下雨天,他們必須按照雨量大小24小時不間斷地巡視。“前天夜里下雨了,盡管雨勢不大,我們仍對責任區設備進行了反復巡查,山上的危石經過雨水的沖刷,很有可能落下來,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只要有我們在,就必須守好責。”常俊喜說。
由于K60公里看守點地處鏡鐵山腹地,平日里交通不便,嘉峪關工務段會安排專人定期為看守點派送蔬菜和肉類等食品,并埋設了地下水管道,滿足了看守人員的日常生活條件。佘光明說,“平時米面油都是從山下帶上來,我們是兩個人一班,到了飯點一個人負責人做飯,另一個人就正常值守,工作生活兩不誤。連續值守3天后,另外2名看守工會來接我們的班。”
大山深處十分孤寂,手機沒有信號,單調枯燥的生活考驗著他們的耐心,日復一日相同的工作則考驗著他們的責任心。佘光明說,“我們計劃在小院里開辟一塊地,沒事的時候種點蔬菜,既豐富了餐桌,也給我們單調的生活增添色彩。”
孤單寂寞的深山里,正是有這樣兩名平凡的看守工,用最簡單的方式、最質樸的情懷,默默守護著鐵路平安。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