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萊陽市西部綜合警務站內警鈴響起,一條面包車超員的預警信息迅速彈出。指揮中心依托智慧交通系統,迅速將警情推送給距離最近的公安民警處置,一起交通安全隱患及時消除。這是山東公安利用大數據、科技賦能創新管理的一個縮影。
山東公安全力推進道路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裝上高質量發展“大引擎”。今年以來,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較大事故起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實現“三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經濟社會發展。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準施策發力,切實解決制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10月28日,山東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萊陽市、海陽市召開,山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在會上強調。
聯動共治 形成道路交通安全齊抓共管合力
在萊陽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中心,設有警保聯動指揮、交通事故勘查、救助基金管理、應急聯動救援等8個功能區,8個交安委常務單位在這里合署辦公。“依托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中心,相關成員單位合署辦公,形成隱患排查、整改、督辦閉環體系,齊抓共管,高效運轉。”萊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孫濤表示。
握指成拳聚合力。山東公安交管部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建立覆蓋普通國省道、縣鄉道、農村道路的市、縣、鄉三級路長責任制,構建起以屬地領導負責制為核心、各級路長職責清晰明確的管理體系;暢通多部門管理信息互通渠道,共享中高風險運輸企業、車輛和駕駛人信息資源,落實抄告、反饋制度,通過線上、線下與源頭的結合,提升聯合執法管控效能;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發揮信用體系作用,加大聯合懲戒力度。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不斷創新,聚起道路交通安全齊抓共管合力。煙臺市明確區市政府“一把手”任交安委主任,并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管理體系,實施“藍黃紅”三色考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淄博市政府出臺交通安全設施“三同時”、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兩項制度,前者解決了新修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如何建設的問題,后者為降低建設項目對交通安全和道路暢通的影響提供了制度支撐。棗莊市將“兩站兩員”建設與政法綜治“網格員”高度融合,解決了人員工資保障難題,明確管理主體、制定管理辦法、出臺詳細的績效評價標準,解決了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
科技賦能 智慧管控提高違法查處精準度
“我們村出村口緊鄰國道,來車方向還有一座村碑,形成了一個視覺盲區,每年都要發生十多起交通事故。今年‘平交路口誘導提示系統’建成后,用雷達感應車流,實時向村民告知來車方向、提醒停車讓行,一起交通事故也沒有發生。”萊陽市馮格莊街道蠟樹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鵬說。
今年以來,山東公安交管部門把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交管工作創新發展、培育新生戰斗力的“增長點”,明確提出強化公安智慧交通建設應用這個支撐,全力推動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他們加快建設交通管理大數據平臺,開發適應現代交通治理的數據模型、研判產品,建立常態、分級、分類分析研判機制,實現“用數據研判、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治理”;不斷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實戰應用,堅持“情、指、勤、督”一體化,實現重點違法精準查處、重點車輛有效監管、突發警情快速處置;升級集成指揮平臺,實現分級分類預警,徹底解決“報警量大、重點不突出”等問題,新增“車型識別、人臉識別、號牌二次識別”等功能,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北斗定位、電子圍欄等技術,從海量過車數據中快速甄別交通違法信息,實現對重點違法行為的精準識別、打擊。
前些日子,棲霞市桃村鎮安東村村民劉玉偉尋思中午交警不上路,就開三輪車送親戚,被交警“預警系統”發現,信息推送至“聯防聯控指揮調度微信群”,村干部立即上門對他當面約談教育——這是當地推行“三輪車閉環式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山東公安交管部門在普通國省道、縣鄉道和農村地區,融合農村“雪亮工程”等現有視頻監控資源,對貨車、面包車、三輪車等重點車輛的執法管控實現了多部門監管數據共享,通過升級交通違法智能識別算法,利用人像、車像智能識別算法,實現對貨車疲勞駕駛、面包車超員、三輪車違法載人等重點違法的動態預警、精準查緝。通過搭建手機App等執法終端管理平臺,實時將重點違法信息推送至屬地公安和交通運輸部門,再推送給村鎮干部,落實處罰勸導、教育警示等措施。同時,加強對源頭隱患的智慧預警預防,用好用活各部門、各方面數據資源,做實數據共享,做強分析研判,實現對“人、車、路、企、管、環境”等全要素隱患的實時感知、主動預警。
源頭防控 及時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今年以來,山東公安交管部門結合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安全生產和安全生產巡查等工作中,圍繞“人、車、路、企、管、環境”全要素,對交通安全隱患開展全覆蓋、全鏈條、起底式排查整治,采取建立臺賬、簽字壓責、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等一系列真招實措,確保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隱患123.8萬余個,完成整改122.8萬余個,整改率99.2%。
大貨車、面包車等運營車輛和電動車、三輪車等小目標車輛,是易引發較大事故和亡人事故的重點車型,而“普通國省道”和“縣鄉道”則是事故多發道路。為此,山東有針對性地開展“兩路兩車”專項整治,抓好源頭基礎建檔、路面精準查緝、溯源教育勸導三個方面,形成治理閉環。他們以掛靠貨車、個體運輸貨車、農村面包車和三輪車為重點,進行了全面摸排建檔,確保“一輛不少”,全部納入監管視野。以農村駕駛人和“一老一小”為重點,豐富各類宣傳陣地,制定完善交通安全村規民約,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宣傳引導融入生活化場景、日常化活動中來,使文明交通意識深入人心。為更好地服務務工人員,督促用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管控員工不坐超員車、不坐三輪車、不疲勞駕駛、乘車系上安全帶,相關事故率顯著下降。
(新媒體責編:qiaoyida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