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巡警將進一步規范工程運渣車通行秩序!即日起,重慶交巡警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查整治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切實遏制由于工程運渣車闖禁亂行、野蠻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維護保障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秩序。
本次整治工作,將以各地通行密集、違法多發、事故易發等區域為主,緊盯工程運渣車(重型自卸貨車),嚴厲整治闖紅燈、超速、闖禁、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非法改裝、假牌套牌、故意遮擋(污損)號牌、號牌(放大號)不清、遺灑飄散載運物等9類重點交通違法行為。
最嚴要求 全面落實源頭管控措施
各交巡警支(大)隊聯合建設、城管、交通等部門成立源頭清理摸排專項工作小組,一是對轄區全部工地、渣場、渣土運輸企業、工程運渣車、駕駛人“五類重點要素”進行全面排查,做到“不漏一處、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并建立健全對應信息臺賬備查。特別是要重點聯合交通運管部門,督促所有車輛按要求安裝、使用GPS衛星定位系統,并接入交通部門統一的GPS動態監管平臺。
二是對轄區工地所有工程運渣車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重點排查渣土運輸資質許可、放大號牌是否清晰、是否非法改裝等情況。如遇放大號牌不清晰的要督促逐車整改,對非法改裝的要逐車登記并制定整改措施。
三是對轄區所有建筑工地、渣場開口和占道情況進行倒查,對未經審批開口、開口不合理和安全隱患突出的工地,進行清理整改。
最大力度 強化提升路面整治勤務
各交巡警支(大)隊根據2018年以來轄區工程運渣車交通事故、嚴重違法、突出輿情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明確了事故易發多發、違法突出頑固、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路段和時段,加大路面針對性勤務部署,組織開展工程運渣車夜查行動。
行動中將以非法改裝、假牌套牌、故意遮擋(污損)號牌、號牌(放大號)不清、遺灑飄散載運物等違法行為為重點,加大現場查處力度。其中,對路面查處的非法改裝車輛,一律填寫《違法通知書》,責令其恢復原狀,經支隊車管部門現場查驗并出具證明后進入違法處理程序,15天無正當理由未接受處理的依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最高頻次 集中抓拍突出交通違法
重慶交巡警將大力運用卡口抓拍、電子警察、視頻監控等科技執法設備,配合現場查處,對號牌(放大號)不清、安裝具備反光功能的放大號牌和非現場抓拍超速、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闖禁等違法行為措施統籌實施,確保非現場抓拍的有效性,安排專門力量高頻次抓拍和錄入,及時短信通知車主,形成全天候嚴管、嚴處執法整治氛圍。
最強合力 強化綜合整治措施
本次工程運渣車整治將積極聯合城管、交通、建設、環保等部門,要求建筑工地建立“出門”管理制度,設置“出門”安全勸導站,每個建筑工地出口必須設置安全宣傳提示牌,對工程運渣車在出門前逐車檢查登記,嚴禁冒裝、非法改裝、號牌不清、車身不凈的車輛駛出工地。針對1年內5類突出違法3次(含)以上、1個計分周期內違法計分滿12分的、1年內有發生致人死亡且負同等以上責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要及時通報城管部門一律停辦《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同步停辦《貨車通行證》,已核發的及時收回。同時,深入開展工程運渣車專題“交安”行動。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景然
警方提醒
重慶交巡警提醒各位工程運渣車使用者和管理責任人,安全生產重于泰山,工程運渣車的規范管理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請您們切實加強安全管理,落實監管主體責任,確保渣車安全出行,為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場數據
5月6日,全市共出動警力150人次、警車50余輛次開展工程運渣車突出違法行為集中調度整治行動。
全市共設置固定檢查站31個(較場口檢查站、江南大道檢查站、鋼花支路檢查站、龍騰大道檢查站等)、24小時檢查站10個(金山大道檢查站、華福大道檢查站等)、流動巡查崗16個(金開大道流動巡查崗、渝南大道流動巡查崗等),共檢查工程運渣車690余輛次,共查處工程運渣車各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720余起,其中現場查處245起、占33.7%,非現場查處483起、占66.3%。
重點查處闖紅燈5起、超速11起、闖禁7起、不按規定車道行駛32起、非法改裝71起、號牌(放大號)不清52起、遺灑飄散載運物12起。通過非現場查處超速7起、闖紅燈9起、不按規定車道行駛21起、闖禁20起。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