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深夜,巴東縣209國道,一輛大型貨車失控沖向懸崖邊,千鈞一發之際,被廢舊輪胎制成的防撞軟墻阻擋,無人受傷。
近年來,該州公安部門從痛處發力、細處著手,構建立體化“山區交通生命防護體系”。2018年,全州交通事故同比死亡人數下降21.81%,今年同比再次大幅下降。其經驗被公安部轉發全國各地學習借鑒。
“要不是這些輪胎緩沖,我怕是沒法和家人團聚了。”今年2月14日,正月初十,來自荊州市的張某駕駛小轎車沿325省道向鶴峰縣城方向行駛。由于車速過快,車輛失控撞向對面的防撞軟墻。
3月8日,利川市境內249省道防撞軟墻攔下一輛滿載水泥的大型失控貨車,挽救3條人命……上網搜索,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
近年來,一些臨水臨崖路段建起混凝土防撞墻,在預防惡性事故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堅硬的防撞墻往往導致車輛嚴重損毀,甚至造成司乘人員重傷。
細節關乎生命。如何精準施策,讓山區行車更安全?2018年初,恩施州公安局在鶴峰、宣恩兩縣試點,在防撞墻內側安裝成排的廢棄輪胎。實驗證明,由于輪胎緩沖反彈,避免車輛直接與堅硬的混凝土接觸,有效降低了傷害。
驅車崇山峻嶺間,一串串涂成彩色的輪胎成為彎彎山路上靚麗的風景線。為了提醒司機注意安全,這些“軟盔甲”涂上紅、黃等醒目顏色,充分發揮警示作用。“2019年,全州將完成不少于9.5萬米“軟盔甲”和1110個擋車器建設。”恩施州公安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安部門正“掛圖作戰”,對各縣市道路交通危險路段逐一摸排,分期分批,統一安裝。
一頂頭盔,安全從“頭”開始
山區摩托車事故高發,駕乘人員九成死亡原因為未戴頭盔。
4月14日清晨,咸豐縣活龍坪鄉鄧文化發現妻子咳嗽發燒,于是騎行摩托車送妻子去衛生院打針。天空飄著小雨,夫妻倆順手拿了頭盔戴上了。
行至龍鳳橋,與一輛轎車迎面相撞。鄧文化額頭出血,緊急送醫院檢查后,所幸只是輕傷。“幸好戴了頭盔!”劫后余生的鄧文化心有余悸。“‘幸好’二字,意味著死神曾與你擦肩而過。”“平安恩施”官微結合這一案例鄭重提醒:“安全從‘頭’開始,請戴好安全頭盔,給生命以最大的尊重。“太厚太重戴不舒服。”很多駕車農民心懷僥幸,認為山大人稀,可以逃避檢查。針對“痛點”,公安交警大量運用遠程視頻系統在關鍵路口監控。
3月15日,恩施市芭蕉鄉農民田某未戴頭盜進城購物,被交警當場截住。“點開平安恩施官微,觀看10遍車禍警示片視頻。”這樣的處罰令受罰者意外,卻效果上佳。田某內心深受震撼,主動擔任村里的安全宣傳員。
1月12日,318國道綠蔥坡段,一隊交警上路執勤,沿途一些未戴頭盔騎行的農民被攔下來。除了警告和處罰外,這些騎手還額外獲得一頂免費的“愛心”頭盔。“不是每次都能遇到交警免費發頭盔喲。”執勤民警現場溫馨講解不戴頭盔的危害性和安全防范技巧等。八縣市開展為期9個月的農村安全頭盔專項整治行動,全州共送出頭盔1.5萬余頂。“騎車戴安全頭盔,已漸成共識。”大數據調查顯示,無論是城區還是鄉村,騎行佩戴安全頭盔的比例大幅上升。
一聲叮嚀,溫馨勸導春風化雨
防患于未然,才是減少交通事故的“護城河”。為此,恩施州公安部門別出心裁,運用多種形式,提醒司機提高安全意識。
“春運人多,超載別坐;開車通話,別用手拿……”1月2日,一條改編流行歌曲《生僻字》的交通安全教育小視頻躥紅,3天內網友點贊255萬次。他們紛紛留言:“改得好,改得我都不敢超載了。”“希望那些酒駕的人多看看。”……
“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安全宣傳就要做到哪里。”恩施州公安局綜合運用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型社交平臺,推出“事故檔案”、汽車文明訪談、警示教育片、小段子等,逐案解析,讓交通安全入腦入心,受教育群眾達2億次。
“您好!我是州交警支隊宋帆,您在5月12日有一起違反交通標志的違法行為,請您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駕駛。”5月26日,州交警支隊對處于駕駛實習期的陳女士“電話家訪”。
“家訪”采取電話、短信和上門相結合,引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警示,既強調違法駕駛的嚴重后果,又讓對方感受到交警服務的真誠。對安全意識薄弱的駕駛員,由民警上門,對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等面對面安全教育。
州交警支隊設立“家訪中心”,負責“電話家訪”的協調督導、數據采集、情況匯報等,每天報送。截至目前,共摸排17803人,已家訪6866人。
一次暗訪,鎖定重點對象
1月15日下午,雪花紛飛,一輛號牌為鄂Q-219XX的客運車司機有些緊張。原來他車上的一位乘客,竟是州交警支隊隊長金紅春。
“通過隨車全程暗訪,你做的還不錯,只是提醒乘客系安全帶時不能走過場,同時,在高速上行駛速度略快,以后要注意。”聽完金紅春的叮囑,司機這才踏實起來。
1月10日,恩施州公安局下發方案,要求全州5000多民警、輔警每季度乘坐1次班線客車暗訪,監督司機有無影響安全駕駛的行為,并用手機拍攝固定證據,移交管轄地交警中隊處理。民輔警將暗訪情況錄入“恩施交管”手機APP,作為個人考核成績。
有些違規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反復性、“耐藥性”,根治“疾病”,必須把準脈,找準“病根”。暗訪的最大威力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去年10月1日,有乘客舉報,客車司機在高速公路上屢次玩手機。根據乘客拍下的畫面,州公安局迅速找到涉事客運公司,司機被開除并啟動刑事調查,舉報者獲5000元獎勵。
州公安局鼓勵廣大乘客積極參與暗訪,只須將拍攝的畫面上傳至恩施交管手機APP,警方將迅速接警并對舉報者給予獎勵。
“每名民警輔警每季度暗訪1次,一年就是2萬多次,加上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最大限度預防了交通事故。”5月20日,恩施州在全省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大會上作典型發言。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