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了全部資料,還需要找一個保證人才可以租……”“現在租車怎么變得這么嚴了?”日前,在重慶市南岸區某汽車租賃公司,一位常來租車的客戶發現,才過了一兩周時間,租車程序竟悄然“升級”了。
升級的背后,有著汽車租賃公司的無奈。今年6月,南岸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租車合同詐騙案,租車人設下陷阱,租車后在二手車市場轉賣。
“剛租出去一天,人就聯系不上了,一直正常運行的GPS也突然出現異常。”2019年11月,當地一家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趙某回憶,當時員工聯系租車人張某,對方突然“玩失蹤”。后經四處打聽,這輛車已在成都二手車交易市場被轉賣。
今年6月30日,案件移送到南岸區檢察院審查起訴。隨著案件審查的深入,一場租車騙局浮出水面:張某由于經濟拮據,伙同錢某(另案處理)共謀采取租車變賣的方式獲利,由張某作為租車人出面租車,錢某負責將車在二手交易市場變賣。
8月5日,經南岸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張某因合同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騙車輛被追回,但案子結了,“事”卻未了。
辦案檢察官意識到,犯罪分子手法嫻熟、成員配合緊密,騙局也許并非偶然——是不是租車公司的管理制度出現了問題?帶著疑問,該院涉民企辦案團隊多次到被害企業現場調查,查閱公司管理制度,親自體驗租車環節,反復推敲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陳述等細節。
“客戶誠信記錄、從業情況、財產狀況審查幾乎形同虛設,一張身份證、一紙合同、一月租金的‘低門檻’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經過一番體驗,檢察官發現,被騙公司在租車客戶審核、車輛管理、公司法務等環節均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漏洞。
據了解,2016年至今,該院已辦理8件租車型合同詐騙案,涉被害企業15家,風險把控問題已成為租車行業高速發展下的痛點。
8月7日,南岸區檢察院邀請轄區汽車租賃協會的15名企業代表走進檢察機關,迎接他們的,是一堂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租車行業法治課。該院檢察干警顧杰就如何防范租車被騙,以及相關犯罪的作案模式、慣用手段等作了詳細講解。
“發現被騙后如何第一時間固定證據?”“審核客戶時問什么問題更好?”不少企業代表當場提問,顧杰逐一耐心解答。
活動現場,檢察官還向轄區汽車租賃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送達檢察建議,建議該協會對租賃車輛進行嚴格管理,設置公司法務人員對租車合同進行專業研判,提高租車公司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
據悉,在重慶檢察機關開展“保市場主體、護民營經濟”專項行動中,南岸區檢察院建立涉市場主體案件綠色服務通道,構建涉企案件專項工作機制,努力打造暖心舒適健康的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院共對涉企案件提起公訴14件24人,發出檢察建議9份,幫助企業實際追贓挽損198萬余元。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