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舉報中央民族大學老師薩茹拉,讓一名缺課學生幫助售賣自己所寫的勵志書籍,并稱“算是給老師道歉了”。 6日晚上,中央民族大學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對學生反映和關注的某老師師德問題,學校已經專門責成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
有圖未必有真相,更何況正一面之詞也不足以為信。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空穴來風,強迫售書即便屬于“被人下了套”,但也并不代表涉事副教授就“一清二白”。當務之急就是要查清真相,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更重要的是,事態的發展檢驗著學校的管理態度,也決定著事件是否能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
類似于強迫送禮的事件并不鮮見,2014年9月,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的一位教師因為教師節學生沒有買禮物送給她,其在節后狠狠地訓了學生足足一節課,并大罵全班學生“狗廢物”。古語云:“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強迫送禮的行為,不僅損壞了自己的形象,更玷污了教師職業的神圣,從而引起了公眾的憤怒與擔憂。憤怒的是其行為已然“誤人子弟”,擔憂的是這種現象日益泛濫,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有待于加強,“以德為先”需要得到重新重視與審視。
2012年,教育部首次制定印發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標準作出規范。高校教師如果“師德”差,將在績效評價、聘任(聘用)以及評優獎勵中被“一票否決”。那么什么情況下被否決卻缺少相應的細則。公眾時下關注的問題是,假若老師強迫學生購買自己的勵志書籍屬實,那么其應當受到何種處罰?此次事件若調查屬實,如何處理是對一票否決運用成色的檢驗。
師德問題如何解決,一是把好前置關口,從進人開始入手;二是敞開出口,把師德不彰者清除于隊伍。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的不斷深入,教育產業化的趨勢之下,師資力量存在著結構性短板,也使得對教師的道德考核有所欠缺,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學術抄襲、強制送禮、猥褻學生、收費補課等等。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對問題教師的處理失之過軟,沒有嚴格做到“零容忍”,使得失德的成本過低而難以形成震懾效應。比如有的老師已難以符合職業要求,但多是輕描淡寫的行政處分,或者調離崗位了事,這種“保護式縱容”既未能體現出一票否決的制度剛性,也無以對為師者產生振聾發聵的警醒作用。
個中真相當然需要追問,但如何處理卻顯現管理的態度和決心。一票否決的制度慣性,需要通過無數個案的累加。唯有給予失德者以超越道德的懲戒,讓其領悟為師不易的道理,并因此重建“師者父母”的職業倫理,其群體的社會地位才會提高,并因為公眾的信任與尊重,而讓職業更加神圣而崇高。■堂吉偉德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