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小時自助銀行蹲兩宿后才回家,其間他還和流浪漢“商量”過地盤
——心理老師說叛逆期常見零交流和假交流,要給孩子尊重和平等
面對母親充滿紅血絲的雙眼,17歲高二男生小宇(化名)心里挺難受,回想離家出走這兩天時間經歷的事情,他說挺后悔的,就因為一時沖動,讓他的親人都那么擔心。
看著兒子低著頭沉默的樣子,7日,小宇的母親趙女士說:“這事不全怪他,也是我的教育方法太急了,現在我才知道,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以后我再也不逼著他做事了,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母親拆了電腦
男孩一氣離家
小宇是長春市某高中的一名高二學生,平時他學習成績穩定,也比較自律,為了準備期末考試,他已經連續半個月沒有玩電腦游戲了。
其實不是小宇不想玩電腦游戲,而是因為第一,他得認真復習準備考試,第二,媽媽不讓他玩電腦。家里為了防止他玩電腦游戲而耽誤學業,連放電腦的房間都長期鎖著。前幾天他放學回家時,發現家中放電腦的房間沒有上鎖。
“我看到家中放電腦的房間門開著,就進去了,半個多月都沒玩電腦游戲了,實在想玩一會兒。”小宇說,他都想好了,注意留意著媽媽開門的聲音,只要聽到開門聲,他就把電腦給斷電。但是可能因為游戲太過于吸引人,所以他連玩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有停,更是沒有聽到開門聲。于是,趙女士一進家門就看到小宇正坐在電腦前打游戲,看到這個情景她就氣不打一處來,沖進屋里一邊嚷著小宇不爭氣,一邊就將連接電腦的顯示器和主機箱的線全拽了下來,將線拽了下來還不說,還用線抽在了小宇臉上。 小宇被這突然的一抽,抽得呆住了。捂著疼痛的臉,他什么都聽不進去了,出現在眼前的只是媽媽一張一合的嘴。“我都17歲了,就玩了一會兒電腦,我媽就打我的臉,我實在接受不了。”小宇說,他心里很委屈,又無法和媽媽交流,一氣之下,他抓起書包跑出了家門。
留宿自助銀行內
曾和流浪漢“商量”地盤
跑出家門的小宇只穿著了一件厚外套,在-15℃的天氣,他在外面走了兩個小時就已經挺不住了。
“我跑出家門時滿頭是汗,沒走多長時間頭上就結了冰渣了。”小宇說,他跑出來時已經是20時左右了,他家附近的店鋪都關門了,走了一大段路才看到一家24小時自助銀行開著,于是他走進去取暖。
小宇在銀行里緩了一會兒后,決定晚上不回家了。但是沒想到由于出門太急,他帶的錢根本不夠住旅店。發現沒帶夠錢,小宇慢慢地從墻邊滑了下來,蹲了一會兒他就開始犯困了,于是就準備抱著書包靠著墻睡一會兒。就在他睡了一會兒后,突然感覺有人踢他。一抬眼,小宇發現一個衣著邋遢的人站在他的面前。
“那個人說這個地方是他的,不讓我在這兒呆著,說我要是和他搶地盤就要揍我。”小宇說,他挺害怕的,就和那個人“商量”,但是那個人根本不聽他說啥,推搡了幾下后,小宇跑了出來,最后又找到了一家自助銀行待了一宿。
男孩離家出走后
爸媽心急如焚找人
小宇這邊跑出家門后,趙女士在家氣了一個多小時。
“他一點兒也不理解我,我是為了他好,這都要考試了還玩游戲,我一時忘了鎖門,他一點兒都不自覺。”趙女士說,小宇是個內向的孩子,她以為小宇跑出去一會兒就能回來,但是直到22時,她都沒有等到小宇回家,這時她和丈夫才開始著急。
“我倆都以為他去了同學家,就給他的同學打電話,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兒。”趙女士說,打了很多個電話都沒有找到小宇后,她和丈夫就跑出家門上街尋找孩子了。
趙女士和丈夫在外面找了大半夜,也沒有找到小宇。“我就怕這孩子沖動出事,怕他出意外,那兩天我和他爸根本沒心情上班。”趙女士說,她發動了所有親戚找孩子,都沒有找到。
在趙女士和丈夫找孩子找得心急如焚的時候,小宇在外面也快待不下去了。“那兩天,我白天還好過,可以找個商店待著,晚上最不好過,只能在自助銀行待著。”小宇說,兩天后他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就回了家。
17歲孩子的世界
一般人看不明白
兒子離家這兩天,趙女士想了很多,對于當天發生的事兒,她覺得自己做得不妥當,但是兒子回來后和她說了很多心里話,也能理解她一些,讓她覺得兒子“撞了南墻”不見得是壞事。
“我傷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孩子受不了了。”趙女士說,“撞了南墻”讓兒子學會了處事要考慮后果,小宇說他以后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兒子正處于成長的特殊時期,是叛逆期,異樣是從高一開始的。
“高一開始的一段時間,兒子文理班分班,從那時候他就更不喜歡和我們交流了,頭發也一度留得很長,誰說都不好使。”趙女士說,除了這些,兒子的舉動也不對勁兒,他們家有位朋友是開飯店的,家人每次去朋友飯店吃飯都不花錢,但是兒子知道之后就堅決不去那家飯店吃飯了。
小宇高一那年,為了緩解小宇的壓力,趙女士為孩子報了一個夏令營,一個月后開總結會,小宇哭著給她跪下,感謝她的養育之恩。
“我經常和幾個有同齡孩子的家長聊天,我們都說17歲孩子的世界,非常情緒話,一般人真看不明白。”趙女士說,這個時期的孩子更需要細心地對待。
叛逆期常見零交流和假交流
要給孩子尊重和平等
對于此事,國家二級咨詢師、吉林省仁愛心理學校王海燕老師表示,青少年在成長期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想法,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父母往往意識不到這一變化,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或者交流也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零交流或者假交流。
零交流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基本沒有溝通,除了必要的交流之外基本互相不說話。
假交流,是說孩子表面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但是實際上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溝通和交流是緩和家長與子女之間關系的首要前提。王海燕說:“家長與青春期的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尊重和平等的原則,不要一直把他當作一個小孩子來對待,把他當成人來看待。”
一些情況下“撞了南墻”也不是壞事,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只有“撞了南墻”才知道回頭,才開始要求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長在這個時期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適當地引導,批評孩子時不能貶低人,要給孩子尊重和平等。
高中生的寒假馬上要開始了,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學業壓力比較大,家長一定要將心比心,互相理解。(本報記者 康重華)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