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在1月1日啟動,這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選。兩院為規范院士增選工作,均在去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選實施辦法或細則。“處級以上干部不得成為候選人”是此次增選的變化亮點。(1月7日新京報)
近幾年,兩院院士的增選每每引發爭議,關于改革院士遴選體制的呼聲不斷。這次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調整院士增選細則,特別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軍隊系統參照執行)”這一規定,將院士這一學術榮譽與行政級別切割開來,無疑可以去除附加在院士這一榮譽上的諸多利益,讓學術的歸學術、行政的歸行政,既可以讓院士安心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也能避免一些領導干部“仕而優則學”,借院士之名謀取名利。
毋庸諱言,我們的科研體制中存在一些影響科研的怪現象。比如,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甚至企業,大量的科研資源、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掌握在擁有權力的領導手中。即便其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一般,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科研效果”。此風之下,一些科研人員不甘人后,不惜一切辦法去謀個一官半職;在某些單位,一旦科研人員獲得科研成果,就會出任領導干部或擔任某個行政職務,往往讓一些不擅長行政工作的科研人員,陷入行政事務中無法繼續科研,既當不好領導,又耽誤了“主業”。
科研和行政脫鉤已經成為改革共識,院士增選新則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說不,無疑樹立了一個純凈科研的良好導向:喜歡科研的就將精力放在學術上,一門心思在科研上建功立業;喜歡行政的就去領導崗位上發揮光和熱。從這個意義上說,院士增選新則能否引發整個科研考評機制的導向之變,讓科研和權力切割開來,這更加值得期待。□宋廣玉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