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沒去捧場,但班上的同學對劉廣都有共同的印象,“愛學習、體育好,還很有趣。”李旭和劉廣是室友,關系最好,劉廣給他的印象是這樣的:“有時候出去唱歌,他自己編一些舞蹈,跳得讓大家笑到無語。”
期末了,學生忙著復習考試,把一學期學的內容做系統的整理,這對西南交通大學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一年級1班的同學來說,有點頭痛。于是,他們在QQ群里召集了一次突擊復習課———聽課的,是班上對解析幾何“有些頭疼”的同學,而講課的,則是班上成績好的同學。
一堂“課”下來,反差明顯:講課的,仔細備課,花了3個小時講課,期間密密麻麻寫了12塊黑板的板書;而聽課的,則是班上的3名同學,并且還是講課人的室友,頗有些給面子的味道。
但這位講課同學認真負責的舉動,還是引起了學校很多學生的贊許,“能否錄個視頻,照顧很多沒法親臨現場的同學?”于是,這位被同學們稱為“開心果”的學習委員,就從寢室中跳到了校園公眾的視野。
講臺上
他講了3個小時,寫了12面黑板
單是看板書,就知道為了給同學講課,這位講課的同學著實下了不少工夫。黑板上寫滿了公式和圖形坐標,據聽課的同學李旭說,講了3個小時,一直沒有停過,寫了又擦,前前后后寫了12板。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見到了這位熱心腸的同學。他叫劉廣,眉山仁壽縣人,18歲。據他所說,1月9日,團支書在QQ群里號召舉行考前動員大會,并希望班上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幫助大家輔導比較難的科目,結果有兩個同學接招講課。
劉廣是學習委員,在解析幾何方面學得好,負責講解這門課。當天下午,他專門找了一本新的作業本,在寢室備課,“主要是記一些難題、一題多解的方法、重要知識點概括以及考點歸納。”他翻出自己的備課本,前前后后近20頁,字跡、編排嚴密有序,備課就花了兩個小時。
當天下午,考前動員會如期開展,班上一位同學率先在自習室講臺上,為10多個同學輔導計算機編程的課程。據一位在場的同學稱,“當時只講了20分鐘,感覺沒講到什么重點,然后晚飯時間到了,大家就散伙去食堂了。”
晚上7點,劉廣去了自習室,結果全班30多名同學只來了3名,并且還是同寢室的。劉廣拿出備課本,面對著講臺下的3個“學生”就講了起來。“一看他開始寫板書,我們也就聽進去了,不知不覺聽了3個小時。”其中利用放射坐標系將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二次曲線通過方程的形式表達這個知識點,劉廣耗費了很大的精力,“這個知識點跟高中的幾何聯系不大,所以學起來不容易上手。”
晚上10點,講得正起勁,門卻突然打開———教學樓管理員來清場子了,“還好,基本都講完了,如果是自己看,弄幾天可能都搞不懂。”聽課的學生陳炫靈說。
同學說
他自編舞蹈,讓同學們笑到無語
成都商報記者昨日也走訪了劉廣班上的幾位在當天“逃課”的同學,隔壁寢室的丁佳峰說,當晚在食堂吃了飯覺得有點困,回寢室睡了一覺。丁佳峰有些遺憾,“我只知道有動員大會,不曉得有同學輔導功課,就沒有去。”還有兩位同學說,當晚結伴到校外上網去了。
盡管沒去捧場,但班上的同學對劉廣都有共同的印象,“愛學習、體育好,還很有趣。”李旭和劉廣是室友,關系最好,劉廣給他的印象是這樣的:“有時候出去唱歌,他自己編一些舞蹈,跳得讓大家笑到無語。”
剛進大學,活動還不是很多,但陳炫靈記得,去年學校的冬季運動會上,劉廣跑了800米又跑1500米,還得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大三的。
昨日是考前最后一天,劉廣身邊還跟了兩位同學,一問,“要考試了,讓他幫忙再把重點勾一下。”
劉廣說
以后把課堂搬到寢室里
劉廣的家在眉山仁壽縣農村,讀高三那年,母親才從深圳回到老家,現在仁壽工作,父親如今還在深圳打工。劉廣能學能講是有原因的,在與記者的交談過程中,他時常表現出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喜歡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同一道難題,很有成就感。”上高中時,一次數學老師突然卡殼,眾目睽睽之下,他上了講臺,把題解了。好不容易扯到文學,他說的都是福爾摩斯,“有邏輯性。”
劉廣講課的照片,被同學李旭發到了自己的QQ空間,隨即引來了學校同學的關注,紛紛留言點贊,有同學說,“能不能錄下視頻,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看一下。”
說起給3個同學備了2小時課,講了3個小時題,劉廣認為,自己是班上的學習委員,給同學講課是應該的,如果下次還需要輔導,一樣會認真對待。不過,考慮以后聽課的人依舊會很少,劉廣昨日告訴記者,準備買塊小黑板放到寢室,可以把課堂搬到宿舍里,這樣自己節省精力,同學要問問題也不嫌麻煩,能有的放矢。
劉廣還有更大的目標,“以后讀研,去靠近一些世界經典的數學難題,畢業之后搞科研。”記者 逯望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