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活生生的真相。它或許并不好玩,或許并不公平,但只有投身于其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這個時代血脈的溫度
偶然間看到一句話:2015年了,85后都要30歲了。
不禁讓人感慨。“五四運動”時期,青年人為革命前赴后繼;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年人投身于火熱建設當中;改革開放初期,青年人開拓創(chuàng)新……一代代青年人,秉持著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征與時代烙印,繼往開來,成就自己,更推動社會前行。
新一代青年人,又將在時代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一個較為流行的說法是:不同于50、60和70后,改革開放之后出生的80后、90后,是逐步脫離了集體意識,而以自我為軸心,成長于消費主義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代。
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大而化之,但的確可以看到,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關注自我,聚焦個體。他們不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崇尚自由舒適,信奉“活在當下”,細心呵護著自己的“小確幸”。
這樣的生活的確“任性”而瀟灑,但也應當警惕,如若過于沉溺自我,則往往容易走向自私、冷漠的極端。
有這樣一些青年人,他們總是對周遭的事物保持著旁觀者的姿態(tài),對于公眾事務,他們或者漠不關心,或者隔岸觀火,更有甚者,還要在網(wǎng)絡上進行一番冷嘲熱諷,然后繼續(xù)在現(xiàn)實世界中聚焦于自己的一隅小天地。仿佛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他們只愿意做一個看客。
但生活于這個世界,僅僅旁觀就夠了么?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活生生的真相。它或許并不好玩,或許并不公平,但不可否認,生活才是真實存在于身邊的片段。只有投身于其中,你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這個時代血脈的溫度,而不只是個體小世界的狹隘和愜意,或網(wǎng)絡世界的冷淡和狂歡。站在生活之外旁觀,結局只會是被生活拋棄。
當下的中國,社會經(jīng)濟生活遽變,內蘊無數(shù)激蕩人心的故事、富有質感的素材。在生活面前,今天的缺位,意味著明天的缺失。青年人獨有的強烈自我意識,放在生活中才能得到更好實現(xiàn)。
而對這個時代而言,需要的也不僅是網(wǎng)絡上簡單的“轉發(fā)”或對各式問題的評頭論足,而是需要更多的社會參與和行動。更何況,新一代年輕人的銳氣銳意,定能為社會前行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
我們這個時代并不缺乏敢想敢拼的熱血青年,我們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青年敢于擔當,敢于投身于多彩的社會實踐。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一次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朋友圈中點億萬個贊,不如生活中真切伸出的那雙溫暖的手。
大好青春,別做生活的旁觀者。(曹玲娟)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