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精英教育的發源地,2014年牛津大學共收到了世界各地17480份本科申請,而只有17%不到3000人會被錄取。作為世界名校的牛津大學和中國傳統教育選拔人才方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華西都市報記者深入采訪了曾把數百名學生送入世界名校的國際教育專家、牛津國際公學成都學校校長David Bryce和彭長貴。
“一流的英語語言能力,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和外向型的思維模式”是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所共同看重的,同時,牛、劍兩校幾百年來的運動傳統告訴我們,海外頂尖名校更愿意通過體育運動來考察一個學生的運動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領導力。”
愛丁堡公爵獎跨入英國名校通行證
愛丁堡公爵獎是由英國愛丁堡公爵發起的針對14-25歲青少年的一個集社會公益、運動、探險等活動為一體的獎項。最著名的項目有野外生存、堅持長達數月的個人愛好項目等。“運動精神,是海外名校考察學生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彭長貴解讀說,“這會反映出學生團隊協作、領導力、意志力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尤其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樣有著長達數百年體育運動傳統的名校來說,更是非常重要。每年一度的由牛、劍學生參加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世界聞名,“很多人為了1秒的失誤淚流滿面。”
英美名校錄取標準更重創造精神
和中國傳統教育不同,英美國家在選擇優秀學生時,每個學校根據自己的特色都有不同的選拔標準。學習成績優秀是其中一方面,“但是,他們更加看中的是學生作為一個社會個體,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是否具有社會責任心、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以及富有創造性的開拓進取精神。”David Bryce說。
“申請牛津、哈佛這類世界頂級名校的學生,它們無論是學術成績,還是語言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優秀學生,但是除開考試出來的成績,它們在思想、個人品格、對未來清晰的規劃,課外的成果,都是在同齡學生不曾有的,也是在中國中學課程不曾涉及到的;這些部分確正是學生在未來上大學,工作,人生中最重要的影響。”彭長貴說。
記者 張崢 張菲菲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