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青島地鐵1號線外部電力管道配套工程施工方相關負責人劉飛云在網上自曝工程存在質量問題,引發熱議。劉飛云稱,這一工程的鋼筋間距、錨固和混凝土墊層等都存在質量問題,有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設想。
既然劉飛云知道工程存在安全隱患,為何還要偷工減料,又為什么要自己舉報自己?
資料顯示,此次在網絡上公開“舉報自己”偷工減料的當事人劉飛云是青島遠望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望公司”)的大股東。今年3月,在中間人的介紹下,劉飛云的“遠望公司“和青島順源達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源達公司”)簽訂了一份《電力土建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根據合同內容,施工地點為青島市城陽區春陽路,分包工作對象和范圍包括:支模、排管澆筑、墊層、鋼筋制作等內容。劉飛云告訴記者,該工程是青島地鐵1號線外部電力管道配套工程,而他們公司主要負責1號線開閉所外電源管廊項目的工程,“開閉所外電源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地鐵沒有線路,我們從一個有電的地方給它拉個電源過來,一共全長7.7公里。”
據了解,該標段總承包方為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總承包方通過青島永利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利捷公司”)、青島順源達勞務有限公司等層層分包,最終由他所在的“遠望公司”來實際施工。劉飛云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起,因為和他簽訂分包合同的“順源達公司”沒有按時發放工資,引發了工人的不滿。迫于工人的壓力,“遠望公司”在今年的5月19日向“順源達公司”發出了停工通知,“全部工人是120多人,工人工資累計達到了140萬到150萬。”
停工通知中,“遠望公司”方面還提出了讓“順源達公司”解決墊付的50萬元現金等問題。劉飛云稱,除了拖欠工資和解決自己墊付的相關費用,之所以要求停工,主要是因為上一級承包方“順源達公司”為了節約成本,要求他們不用按照圖紙和規范要求進行施工,“然后我們按圖紙施工吧,甲方說浪費材料,我一聽就愣了,我們按照圖紙施工,怎么叫浪費材料?”
劉飛云告訴記者,按照原本設計要求,管廊溝槽用土最大顆粒為不能超過50mm的粗細沙,而實際使用的都是現場開挖的原狀土,最大的石塊有上百斤重。此外,圖紙設計電纜管廊墊層和包封厚度是20厘米混凝土,實際只有5厘米,有些地段直接沒有澆筑墊層,鋼筋規格和間距嚴重不足。劉飛云稱,因為埋的是超高壓電纜,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繼續施工,日后一旦路面塌陷,后果不堪設想,“它這個電源是35千伏,如果偷工減料,如果路面被壓塌了,那么電纜就會破損,只要一下雨,這整個一條路上,只要能跟水接觸上的人可能都會被打糊了。”
劉飛云透露,勞務發包人“順源達公司”并沒有理會該通知。但“順源達公司”的上級發包方“永利捷公司”承諾讓其繼續施工至5月底并答應支付費用,“‘永利捷公司’和我說,他們(‘順源達公司’)不給錢,他們(‘永利捷公司’)來給我錢,所以工就沒停,一直在干著。”
由于2019年5月底青島地鐵4號線出現安全事故,隨即青島地鐵建設全面停工。于是,在6月16日,“遠望公司”“順源達公司”和“永利捷公司”三方確認了“遠望公司”的墊付資金,并由“永利捷公司”按三方確認的數額支付給劉飛云。當日,“順源達公司”還與“遠望公司”簽訂協議,解除勞務分包合同。同時規定“遠望公司”在收到雙方確認的金額后,不再主張任何費用,保證不上訪、不投訴、不舉報工程質量問題和違法分包等問題。
劉飛云表示:“因為他怕以后還有什么事兒,就給我寫了這個東西。”
然而事情到此并沒有結束,此前介紹工程的中間人向劉飛云索要中介費用,再次引發了劉飛云的不滿,這也導致劉飛云堅定地走上了“舉報自己”偷工減料的道路。
對此,該標段總承包方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人員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層層轉包問題不知情,不過項目存在監管不嚴問題。
記者也多次聯系“永利捷公司”和“順源達公司”,截止發稿前仍然沒有得到回應。
針對此事,昨天(28日),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通告稱,青島地鐵集團已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對媒體報道涉及的問題展開全面調查,并對外配套主體工程進行全面檢測,調查結果將第一時間對外發布。
最新消息顯示,有媒體從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根據目前調查情況,涉事項目總承包方——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涉嫌違法分包行為。地鐵集團將進一步組織專家對工程進行評估,如果不符合設計要求,將監督總承包方全部拆除重建。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