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關于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要來了
2015年11月,國家郵政局曾發布《關于加強快遞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要形成快遞業信用建設的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
隨著時間迫近,快遞行業黑名單制度唿之欲出。
在完善監管措施,營造公平環境方面,日前發布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快遞業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
同時還明確,要積極發揮快遞行業協會作用,支持通過多種形式督促會員單位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推動快遞企業開展用戶誠信制度建設。
哪些企業和個人可能會被納入黑名單?
《若干意見》提到,積極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將信用評定得分作為對企業和從業人員實施信用獎懲的重要依據。依照信用評定結果,建立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信用狀況較差的企業或從業人員進行重點監督檢查,增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
同時要求,指導企業開展對用戶的信用評價。對違法失信主體,建立“黑名單”制度,強化信息通報與輿論約束。完善與工商、海關等部門的聯合懲戒機制,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和個人納入聯合懲戒范圍。
進入黑名單將受什么處罰?
國家郵政局2017年12月公布的《快遞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明確,企業一旦進入黑名單,將會受聯合懲戒制度的懲罰。
懲罰措施包括:通過郵政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的信息共享,由其他部門審慎批準失信企業新增項目、土地使用、政府采購、融資貸款、政策性資金和財稅政策扶持;以及由行業協會對列入失信名單的會員企業實行警告、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不予接納、勸退等懲戒措施等。
對于實施快遞行業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這些舉措可以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引導企業更加關注服務質量,而不是單純依靠打價格戰爭奪市場份額,也有利于保障末端快遞員的權益。
用戶黑名單是否該建立仍存爭議
記者注意到,相關政策文件在快遞業信用體系建設上主要是涉及快遞企業和從業人員,對于是否建立快遞用戶黑名單制度并沒有明確。
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原黨委書記陳宗曾表示,對那些夾帶違禁品、惡意投訴、不尊重快遞員職業的顧客,要像對待高鐵霸座一樣,設立黑名單制度,快遞公司有權拒絕為這樣的顧客提供服務。
有快遞從業者向記者透露,目前已有部分快遞企業對“特殊客戶”建立了類似黑名單的信用體系機制,惡意投訴者也被納入其中,對收派件進行限制,不過影響還很有限。
現實中,6月份發生的“女快遞員因一個芒果下跪求原諒”等事件后,是否應該建立用戶黑名單引發更大關注和爭議。
“如何界定什么行為是‘惡性投訴’面臨不少問題”。有專家認為,快遞公司設立用戶黑名單會剝奪用戶選擇權。
“相比于消費者,快遞公司處于優勢地位,大型快遞企業的服務還具有壟斷性,如果建立行業性的用戶黑名單,會剝奪消費者的選擇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表示,“即使要建立,也應該是確定幾條剛性的標準,先行告知,做到公開透明。”
“用戶黑名單制度是行業內維護自身權益的,如果被濫用會對自身品牌造成更大損傷,所以要慎重考慮。”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說,“如果建立黑名單,還要考慮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合同法》相一致。”
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孫國進認為,快遞業作為服務行業不能拒絕提供服務,基于惡意投訴等情形制定用戶黑名單制度需要慎重,并且不得與現有法律規定相沖突;界定客戶的惡意行為等方面,除了需要注意證據收集外,最好是由法院等第三方機構予以認定。(完)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