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1月8日電(記者 門杰丹)近日,創新教學、用微輔導為學生釋疑解惑的鄭州29歲高校教師曾鑫走紅網絡,引發眾多大學生關注并發出求微輔導的呼聲。1月8日,面對記者采訪,這位年輕的教師坦言,做學生的知">
鄭州1月8日電(記者 門杰丹)近日,創新教學、用微輔導為學生釋疑解惑的鄭州29歲高校教師曾鑫走紅網絡,引發眾多大學生關注并發出求微輔導的呼聲。1月8日,面對記者采訪,這位年輕的教師坦言,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是輔導員的使命,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溝通,滿足學生的需求,對輔導員來說責無旁貸。
8日,記者在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辦公室見到曾鑫時,他正在跟幾名學生談心。中等個頭、身材瘦削、衣著樸素的他站在學生中間,并不顯眼,倒很有親和力。記者從旁邊電腦上打開的“鑫語心苑”博客里看到,五花八門的問題后面,都有署名為曾老師的針對性解答。
曾鑫告訴記者,自己1985出生,2012年從鄭州大學研究生畢業后留校擔任輔導員,教大三學生,當時對學生情況并不熟悉,有些學生也從內心排斥。因為之前的女輔導員跟學生們關系很好,很熟悉,自己初來乍到,彼此都有些不適應,為了讓學生們打開心結,他便通過網絡與學生溝通。
“每次年級會結束的時候,我都會讓同學們給我寫一張紙條,說說最近困惑的事情,回去之后我就把這些困惑整理一下,給它拍照,然后上傳到網上,再在下面附一段文字,對同學們進行解答。”曾鑫說,最初的時候,因為彼此陌生,很多學生提交的問題都帶著試探性,不管什么樣的問題,自己都認真作答。
看到自己的問題,都得到解答,很多學生不僅消除了對老師的顧慮,還逐漸建立了信任。
“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老師確實把同學們的事,當成一件事情來做了。”學生小柯說,曾老師把寫著問題的紙條拿回去后,分類整理,分別回答,并且以照片和日志的形式,貼在了空間里,方便去大家查看。
“曾老師回答問題很認真,絕不含糊,越來越多的同學都被他的責任心打動了。”學生方方說,能遇到這樣好的輔導員,自己很幸運。
曾鑫的博客里面分《曾哥談心》、《宿舍夜話》、《好書推薦》、《輔導員心得》、《職業成長》等13個板塊,內容有“不想學習怎么辦”、“給拖延癥患者的處方”、“一個關于生活的疑問”、“能不能像打游戲一樣學習”等,五花八門,有對學生問題的回復,有對教學工作的思考,也有心得體會,從幾百字到千余字,入情入理,通俗易懂。
線下征集“微困惑”、線上進行“微輔導”,這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滲入人心,令眾多學生羨慕不已,一些學生甚至說,如果多些這種時尚貼心的輔導員該多好。
據了解,2012年至今,曾鑫撰寫的這些博文共計200余篇30多萬字,2014年底,在眾人建議下,自己精選其中的100篇出版成書,并得到教育部門有關領導的認可肯定。這些,在曾鑫自己看來也難以相信。
“當初只是為了跟學生們交流、溝通,沒想到會引起關注,更沒想到能出版,得到肯定。”曾鑫坦言,學生給了自己堅持的力量,“輔導員的使命就是要做學生生活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的導師,學生都在網上,喜歡你用這樣一種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作為輔導員來說,滿足學生的訴求,通過網絡為學生的成長之路做好輔導,是責無旁貸的。”(完)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