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軟暴力”為何頻頻上演?
——北京一高校教師涉嫌向學生逼售索賄調查
日前,多名中央民族大學在校學生在微博舉報該校經濟學院副教授薩茹拉的“師德問題”,稱其“強迫學生送禮買書”。高校教師、微博紅人,師德問題……讓這個話題短時間吸引眾多網民關注。
薩茹拉上過電視、接受過多次采訪,甚至自稱“中國職業生涯規劃第一人”,如今被自己的多位學生質疑逼售圖書,堪稱一幕劇情跌宕的反轉劇。真相到底如何?背后又暴露出哪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職業規劃第一人”遭遇逼售索賄質疑
6日起,中央民族大學學生以微信、QQ、微博爆料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薩茹拉“變相推銷書籍”“拉徒弟入會收取會費”“變相收禮”等行為。從微博中上傳的截圖中可以看到,薩茹拉令學生為其推銷個人出版書籍、以做“考研規劃”為由收取“勞務”!196.2元9本書”,把錢打在其卡里,“算是給老師道歉了”。
作為一名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薩茹拉廣為人知的是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她在微博認證中稱自己是“中國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第一人”,并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粉絲團體:“國際拉面聯盟”。
2010年9月11日《天下女人》節目曾報道:“薩茹拉不是專業課教師,但是她有一個很強大的粉絲團——薩老師的粉絲自稱‘拉面’;她的課是熱門中的熱門,座位有限靠抽簽才能擠進課堂。”她還出版了一套9本的《薩茹拉成長勵志書系》,網上售價196.2元,被網友曝出逼售的正是這套書籍。
一位2010級的中央民族大學畢業生告訴記者,盡管如此,不少學生對她存有質疑,因為她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充斥著“該怎么給前輩、領導送禮”“如何奉承領導”“沒關系辦不成事”等所謂的“社會真相”。
同時,也有薩茹拉的支持者為其聲援,一位署名為民族大學學生的網友稱:學生在微博發表的關于“起底薩茹拉”的言論實為“誹謗”。
而據參與此次舉報的一名“拉面”說,薩茹拉個性張揚,在被舉報后,她還在微博、朋友圈里感嘆:“奇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書賣得越來越好了”。同時,在薩茹拉和她的拉面粉絲組成的微信群里,她警告自己的粉絲:“做好自己的本分,別怪師傅最后懲罰你。”
這個微信群也成為網民爭議的焦點。網友提供的截圖中,薩茹拉表示,從2015年開始“拉面”要交200元才能加入一個QQvip群,享受“導師”的“指導”“實習資源”,要入群,必須先把交錢轉賬的截圖發來。
而當這遭遇一些學生的質疑時,聊天截圖顯示,薩茹拉在微信簽名中感嘆:200元,終于讓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愛。
此后,薩茹拉刪除了相關微信簽名記錄,并稱:自己的QQ號被盜。
校方:發現違規將嚴肅處理
在一些舉報她的學生看來,薩茹拉是要她的學生“活學活用”,把如何給領導“送禮搞關系”的講授應用在“師傅”自己身上。
數名學生向記者出示了材料,包括給予薩茹拉的家樂福面值1000元購物卡、書費匯款單、薩茹拉要求學生推銷書籍的聊天記錄等截圖。
今年7月14日,教育部公布《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金等行為的規定》,針對少數教師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行為設立6條“紅線”:“一是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五是嚴禁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六是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等。
規定提出,對違規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并撤銷其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薩茹拉稱:目前自己不便回應,已經把答復委托學院黨委書記轉達學校,一切要等待中央民族大學調查后的官方回應。
7日晚,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電話對記者回應稱,學校非常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門調查組,但調查結果還不明朗。如果學生舉報屬實,將按照教育法、教師法及教育部有關高校師德建設的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師德頻頻觸礁 教師“軟暴力”監管成頑疾
師德為上,立德樹人,F實中,教師師德“觸礁”事件卻屢發不止,嚴重影響了教師的聲譽與社會對教師職業的信任。
記者采訪的不少學生提出,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和家長只能乖乖掏錢,教師掌握大量權力,學生和家長難以違抗。
一位舉報薩茹拉的學生表示,薩茹拉能拿出很多的證據,證明學生對她的喜愛。比如我自己都寫了很多對薩茹拉的感激和教授所得的感悟,“但這些都是她布置的課堂作業,能不寫嗎?”
還有一位購書的學生表示,薩茹拉曾在課堂多次暗示將其主編的書籍作為期末考試參考書,如果不買書不看書,可能影響考試成績。“我買了書,但在考試題中,并沒有與書籍相關的內容。”
一位學生表示,對大學生而言,“分數權”“評價權”“保研權”“實習權”等這些對學生十分重要的權力,都掌握在老師手里,如果教師失去公心,將這些權力視為謀取私利的籌碼,甚至對不按自己意思辦事的學生施以“軟暴力”,學生既難找證據,更難舉報追究,最后只能有苦難言,或者服軟“上供”。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說,要讓老師無賄可索、無利可圖,還大學校園朗朗晴空,必須對大學教師的師德進行監督,對某些教師的壟斷性資源與權力進行監管,增設制衡機制。他表示,更為重要的是,一名教師先要做一個社會公認的好人,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把正確的價值觀培育給學生,要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有些底線不能打破。(記者烏夢達 張漫子)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