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新天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實踐得到的啟示
2024年,重慶兩江新區分公司(運營公司)四川北新天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為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順利實現轉型發展、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和確保職工隊伍總體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在過程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得到了一些啟示。
啟示一:把握治理前提,不斷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企業如果倒閉了,還談什么治理?發展如果停滯了,何來治理成效?”一名黨員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學習討論中的發言引起了公司黨支部“一班人”和全體黨員的共鳴。經過深入學習、思考和交流,大家形成了共識:推進發展是抓好基層治理的前提。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公司黨支部聚焦發展,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項目建設、黨建引領高速運營、黨建引領市場開發,按節點推進廣平高速項目建設期遺留問題解決,順利通過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建設期考核;按標準推進設施建設、人員配備和手續辦理,順利啟動廣平高速收費運營模式;利用前期塑造的北新品牌、積累的人脈資源,推動“青川縣美麗鄉村道路建設工程”等項目落地;公司實現多途徑、可持續良性發展,為員工提供177個工作崗位,為抓好基層治理提供了最重要的前置條件。
啟示二:抓住治理根本,積極為職工謀長遠發展。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管理人員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1人、初級職稱6人,一級建造師3人、二級建造師2人、注冊安全工程師1人、一級造價工程師1人、監理工程師2人,高級工5人、中級工6人、初級工3人。這是公司鼓勵職工在職學習、為職工謀長遠發展的顯著成果。
領導帶頭學,人人擁有中級以上職稱和相關執業資格;黨員作表率,人人參加學歷提升、職稱評審、執業資格考試;推進“學習型企業”建設,絕大多數職工處理業務工作“游刃有余”,約30%的職工能夠做到一人多能、一崗多責,既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也為職工個人更好發展蓄積了厚實底蘊。
“建一個項目,帶一支隊伍,培養一批人才,我們不但要注重解決職工的眼前困難,更要為職工的長遠發展負責”,在公司年度黨建工作總結會上,董事長李斌認為,“堵”不如“疏”,引導員工把心思、精力放在學習上,基層治理基礎才會更牢固、治理水平才能在更高臺階上實現新提升。
啟示三:堅持治理創新,錘煉“慧治”“匠心”。同樣是生日慰問,成批次組織職工來領取生日蛋糕卡,雖然符合制度、程序,但缺少了溫情;在職工生日當天逐人發放、并送上祝福,雖然增加了工作量,卻充滿了溫馨;一來領、一送去,體現的既是領導、機關的作風,更是基層治理的智慧。
收費亭空間受限,跟班學習的新入職收費員只能站著或自備小板凳。同樣是為群眾辦實事,進行改造、擴建,投入大、周期長且存在行業主管部門合規性審批問題;把較大的鋼制圈椅替換為較小的黑包椅,同樣的空間就可以擺放2把,問題立刻得到解決;思維方式、工作方法的不同,既決定了基層治理的成效,又直接影響到職工的切身體驗。
總經理韓征平在基層治理工作上有著30多年的豐富經驗,他的一系列做法為公司黨員干部“打出了樣子”。
基層治理就要從基層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緊接地氣;抓根本,要緊緊圍繞人來做工作;講方法,要先“理”后“治”,“理”得清才能“治”得好;聚焦核心問題,生日慰問滿足的是員工被關懷、受尊重的愿望,替換椅子用最直接、最節約的方法解決了跟班學習收費員的現實需求………
在韓征平日常不經意講解道理、傳授心得的影響下,公司黨員干部打開了基層治理新思路,逐步啟動從“嚴治”“細治”到“慧治”的延伸。
啟示四:打造治理網絡,筑牢“長治”根基。公司負責運營的廣平高速全線長89.776公里,設置一個運營中心、四個機關部門、六個收費站、一個服務區、一個停車區和若干個業務班組。抓好基層治理,僅靠少數人會“力不從心”,只有建立覆蓋全線的基層治理網絡,才能筑牢長期治理的根基。
堅持黨建引領。公司成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學習交流、分析研判,指導各部門、站區班組結合業務工作抓好差異化治理,集中力量解決基層治理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發揮群眾組織作用。工會定期召開職工大會、落實企務公開等,引導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推動群眾自我治理;團支部以創建“青年文明號”、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為抓手,激發團員青年在基層治理中的青春活力;婦女小組針對女職工人數多的特點,鼓勵她們在基層治理中貢獻巾幗智慧、巾幗力量。
加強運營一線骨干隊伍建設。為各收費站、業務班組配齊正副站長、正副班組長,建立定期培訓、工作交流和情況匯報等制度,把他們培養成精業務、會管理、能開展基層治理工作的“多面手”。
借助“一路四方”力量。以黨建共建為牽引,主動參與以地方黨委政府為主導的區域基層治理活動,協調構建以“人員共管、隊伍共建、安全共保、發展共謀”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治理工作機制,融合新疆內地經驗做法,匯聚兵地政企強大合力,以廣平高速為紐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大格局,在穩步推進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中履行國企義務、展現國企擔當。(馬軼鋒)
(新媒體責編:fujia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