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鐵路事業發展史上,火車司機承擔著保障列車安全運行的重要職責,堪稱是萬里鐵路線上的“火車頭”。在廣鐵集團株洲機務段株洲客車運用車間,活躍著這么一群“百萬公里”群體。他們堅守使命,無私奉獻。“護航每一趟列車安全”就是他們共同的期盼,“兩點一線”就是他們共同的工作性質,里程突破兩百萬公里就是他們共同的“職業標簽”,安全到站就是他們共同的“職業擔當”。用心用情向時代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秀的“平安答卷”。
伴隨著春運謝幕鐘聲的臨近,筆者慕名實地去感受這群“百萬公里”群體的質樸情懷,用心傾聽他們忠誠鐵路事業、護航發展使命的澎湃心聲。
排除行車風險的“機車大拿”
“我沒讀什么書,能有份這樣的工作很好,我很熱愛這個職業!”作為“兩百萬公里”群體的閃亮一員,當筆者問起安全行車的“秘笈”,袁林給出了“熱愛”的答案。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從1995年入路到2025年跑完春運,時光荏苒間,袁林從一名青澀的“鐵路新人”成長為車間公認的“機車大拿”。30年的光陰流轉之間,文化水平不高的他通過刻苦鉆研,錘煉出了一手過硬的駕駛絕活。談到袁林的表現,指導組隊長楊向陽東打心眼里欽佩不已:“他業務好,無違章,簡直就是車間乘務員隊伍的‘活教材’!”
“莫急,讓我來試試!”在某一次值乘任務中,袁林與搭班伙計成龍,當列車運行到懷東至懷化區間防停分相黃燈停車時,一個意外情況突然來襲。由于全列此刻處于8‰的上坡道且屬彎道,讓起車更加艱難;操作司機成龍,迅速將手柄提到10級,然而并沒有來流,速度依舊沒起色,還十分擔心有往后溜車的隱患,成龍第二次將手柄提到最大,但又衍生了新問題——級位過大,電流上不來就跳開,依然無效!面對接連兩次的操作失敗,成龍急得滿頭大汗。見狀,袁林一邊耐心安撫成龍的情緒,一邊沉穩地思索對策。憑借多年的駕駛經驗,袁林果斷將級位提到8級,同時腳踏機車撒沙裝置,一度“趴窩”的火車果真成功啟動,一起往后溜車的風險隱患也消于無形!
經歷9種車型的“學習標桿”
在株洲機務段客運車間,工齡34年的火車司機肖柱是個典型的“學習標桿”。從2000年考取內燃駕駛證以來,先后經歷了東風4B、韶山8、和諧D1D等9種車型。豐富的駕駛閱歷,讓他對于新變化、新事物格外敏感,“活到老、學到老”是肖柱最常用的口頭禪。
“突然緊急呼叫,這里面一定有問題!”2022年10月的一天,肖柱值乘K203次旅客列車運行到滬昆線小龍門站至花橋站區間時,突然被接到了花橋鎮站值班員“立即站內停車”的緊急指令。正當他專注操作時,突然發現鄰線列車司機使用緊急停車手信號,便果斷采取了緊急制動停車措施。事后發現,前方線路道心橫躺著1人,最終列車距其10米剎停,規避了一起路傷事故!短短20分鐘時間內,面對1 次非正常車站叫停、1次緊急制動停車的嚴峻挑戰,肖柱憑借過硬的駕駛技能,做到了精準無誤。
“駕駛旅客列車,必須要講究‘穩、快、瞭、準’要領。”從啟動加速到運行停車,從操作流程到正點趕點,肖柱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保障每位旅客平穩到家”的入路初心,刻進了他值乘每趟車的行動中,在他樸實的話語里不時閃現。“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更好地保障旅客出行”,肖柱平凡的心聲,也是每位“百萬公里”奮斗者共同的心聲。
見證鐵路改革的“護航達人”
在株洲機務段客運車間,現年54 歲的李志強如同一部鐵路發展征程的“活字典”。他入路37年來,從蒸汽機車的司爐鏟煤工做起,經歷了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的升級轉型,更在由“貨轉客”的改革浪潮中,深深體會到了鐵路事業的發展歷程。
身邊的巨變,最有說服力。談起蒸汽機車上的工作經歷,李志強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個關鍵詞“艱苦”。鏟煤崗位看似平凡,但對安全行車同樣重要。如果爐火沒燒好,就會導致蒸汽不足、牽引力減弱,貨車上坡就受影響導致坡停,還會影響后續列車運行。每趟行車保障,都是一次艱苦的體驗,衣服時時被汗水打濕。等進入了“內燃時代”,條件有了不小的改善,但由于當時技術不夠完善,時時會出現非正常現象,“一趟車跑完,身上會有重的柴油和機油味”成了李志強至今深刻的印象。
“如今的電力機車,真正讓咱趕上了好時候!”談起如今的條件,李志強十分欣慰,“現在不僅環境干凈衛生,室內無噪音,自動化程度更高了。這么好的條件,可一定要把服務旅客出行的活做細致!”
用心守護乘客的“平安使者”
作為一名“70后”,僅有高中文憑的宋文平是株洲機務段客運車間里公認的“老師傅”。入路34年來,他迄今已經安全行車逾200萬公里,這一記錄簡直如同鳳毛鱗角,宋文平也被大家親切地昵稱為“平安使者”。
“能在平凡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績,最大的體會就是身邊的支持!”宋文平說,作為火車司機,身處“兩點一線”是每天雷打不動的經歷,大部分時間都是奔波在外,逢年過節加班更如同家常便飯。但是,家人的支持、領導的信任和同事的幫助,讓宋文平從不覺得疲倦和辛苦,“正因為身邊有了最堅強的后盾,我才有信心認真值乘好每趟列車,安全到站是我的首任,更是廣大旅客的信任!有他們,我沒有理由做不好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株洲機務段客運車間的“百萬公里”群體,他們的故事平凡而又生動,他們的經歷樸實而又偉大,“在平凡中成就不凡,在堅守中錘煉堅韌”就是他們共同的入路縮影。他們以平凡身軀樹立了“人民鐵路愛人民”的良好形象,用心用情書寫了鐵路人的過硬風采。(李順)
(新媒體責編:zhangzhen)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