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業,億航智能(Nasdaq: EH)宣布與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和中國廣州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
圖:億航智能與廣州大學、薩拉戈薩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及薩拉戈薩市市長娜塔莉亞·楚埃卡見證
億航智能作為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將發揮在載人交通、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等領域的行業領先優勢,結合薩拉戈薩大學在自動化和管理工程方面的卓越研究以及廣州大學在智能交通和低空經濟方面的多學科專業知識,共同打造低空飛行管理及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究、創新、教育和產業合作平臺。低空飛行安全聯合實驗室將促進低空科技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推動低空飛行安全的前沿研究與技術創新,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簽約儀式在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率領廣州市代表團訪問西班牙薩拉戈薩市期間舉行。在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及薩拉戈薩市市長娜塔莉亞·楚埃卡(Natalia Chueca)的見證下,薩拉戈薩大學校長何塞·安東尼奧·馬約拉爾(Jose Antonio Mayoral)、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歐陽謙與億航智能歐洲及拉丁美洲首席運營官向靜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億航智能與廣州市和薩拉戈薩市的合作邁入新篇章。
廣州市與西班牙薩拉戈薩市都是億航智能城市空中交通戰略合作城市。此次合作既是億航智能與兩座城市在低空經濟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關鍵,也是企業與高校資源結合的一次強強聯合。合作將充分發揮高校與企業合作的特點,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共同探索科研、教學及應用合作的有效模式與路徑,以推動低空經濟和城市空中交通發展。
近年來,中國低空經濟迅速發展,市場潛力巨大。根據中國民航局的預測,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并可能在2035年突破3.5萬億元人民幣。億航智能作為低空經濟的開創者和行業領導者,已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通過此次與薩拉戈薩大學和廣州大學的合作,億航智能將把其在中國市場積累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經驗帶到西班牙,進一步推動歐洲低空經濟的發展。億航智能行業領先的技術與商業模式將在西班牙乃至整個歐洲地區的低空經濟產業中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全球城市空中交通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推動低空經濟的跨國合作與發展。
圖:薩拉戈薩市市長娜塔莉亞·楚埃卡致辭
薩拉戈薩市市長娜塔莉亞·楚埃卡表示:“薩拉戈薩市是南歐綜合交通與物流樞紐城市,擁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優勢。此次合作再次展示了薩拉戈薩對創新和可持續交通的承諾。通過與全球先進空中交通行業領導企業億航智能和頂尖學術機構薩拉戈薩大學和廣州大學的合作,進一步推動薩拉戈薩城市科技與可持續交通的發展,鞏固薩拉戈薩可持續交通先鋒城市的地位。”
廣州市代表團表示:“廣州是國際商貿中心,中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國際性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性的綜合門戶,是國際科技發展的重要發源地。億航智能是智能駕駛、無人駕駛、低空飛行領域的翹楚企業,也是中國唯一獲頒載人eVTOL飛行器適航證的企業。廣州大學是廣州‘雙一流’代表高校之一。廣州大學、薩拉戈薩大學與億航智能簽約,圍繞科技與產業空間巨大、行業前景非常廣闊的低空經濟來聯合開展試驗,特別是在低空安全方面,這非常有現實意義和科技意義。”
圖:薩拉戈薩大學校長何塞·安東尼奧·馬約拉爾謙致辭
薩拉戈薩大學校長何塞·安東尼奧·馬約拉爾(Jose Antonio Mayoral)表示:“此次合作是創新、科技與教育的結合,通過與廣州大學和億航智能的合作,我們將一起推動低空飛行安全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動可持續交通的發展,積極面對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發展的機會和面臨的挑戰。”
圖: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歐陽謙致辭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歐陽謙表示:“廣州大學高度重視與薩拉戈薩大學、億航智能三方合作共建‘低空飛行安全聯合實驗室’項目,我們將全力攻克‘低空飛行安全保障’這一世界級難題,做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紐帶,探索聯合行業領軍企業與國外高校共建新型教育科研機構的有效路徑, 做好開展實施國際聯合科研、推進落實高水平成果轉化和創新人才國際合作培養模式等工作,加強與海內外高校交流互鑒,拓展合作空間,共同譜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圖:億航智能歐洲及拉丁美洲首席運營官向靜致辭
億航智能歐洲及拉丁美洲首席運營官向靜表示:“非常榮幸能夠與廣州大學和薩拉戈薩大學攜手合作,共同探索低空飛行安全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模式,推動其成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技術與低空經濟國際發展與合作的樣板。在廣州市和薩拉戈薩市的支持下,相信三方的合作將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和低空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億航將繼續以科技的力量連接中西,連接廣州和薩拉戈薩,做中西國際交流合作的紐帶與橋梁,推動中國科技和低空經濟走向世界,將中西合作推上新的高度。”(張揚)
(新媒體責編:zhangyang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