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號召,推動社會公眾關注流浪動物生存困境,3月15日,華韻獎首屆"愛心領航·設計筑夢"寵物設計公益專項賽正式啟動征集。賽事由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華韻獎全國高校數字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等機構共同主辦,以“設計賦能動物保護,領養筑夢生命未來”為核心,通過藝術創作與社會公益深度融合,探索流浪動物保護新模式,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社會。
4000萬流浪動物生存之困
據中國培森動保研究院統計,我國流浪動物數量已達4000萬,其生存境遇牽動社會神經。本次專項賽以"設計賦能動物保護,領養筑夢生命未來"為主題,聚焦流浪動物被遺棄、受虐待等現實問題,倡導"以領養代替購買"理念。賽事特別鼓勵參賽者挖掘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真實救助案例,結合剪紙、刺繡、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創作兼具文化深度與公益價值的作品,為流浪動物保護注入新動能。華韻獎設計大賽執行主任、策展人張楚建表示:“流浪動物問題本質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映射,設計的力量不僅能傳遞關懷,更能喚醒公眾對生命的敬畏。”
多方合作聯動構建公益矩陣
本屆賽事由CEIDA中歐國際設計文化協會指導,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關愛動物科普教育基地)、華韻獎·全國高校數字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全國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設計展秘書處聯合主辦,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字坊工作室、張家界蓮衣裳民族服飾有限公司等專業單位企業提供學術支持。專家總顧問由中央美術學院、湖南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教授組成,涵蓋藝術設計、動物保護、非遺研究等領域。視覺設計由成都錦城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新銳設計師王遠捷領銜負責,張毅老師指導。
傳統文化科技手段雙軌并行
參賽作品分為視覺傳達、產品設計、數字藝術、攝影短視頻四大類別,要求創作者在A3幅面內實現創意表達。值得關注的是,賽事首次開放AI輔助設計賽道,允許不超過50%的AI技術應用,但強調"非遺元素實體化"的核心要求。獲獎作品有機會被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收藏,優秀作品在全國公益平臺巡回展覽,部分設計轉化為實體文創產品,杰出創作者授予"優秀動物保護公益設計師"稱號,優先參與公益項目合作。華韻獎大賽執行秘書長彭雨田表示,本次的賽道多元而廣泛,其目的就是為鼓勵熱愛保護動物的學生、社會人士,能夠參與這次公益活動。
校園公益宣講播撒愛心種子
3月19日,賽事公益宣講活動在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紅安校區成功舉辦。活動由黃菲老師主持,通過案例分享、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師生深入解讀賽事主題與創作方向,結合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真實救助故事,生動闡釋了“以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并鼓勵學生將非遺元素融入設計創作,用藝術語言傳遞生命關懷。活動現場反響熱烈,學生們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參與賽事,為流浪動物保護貢獻力量。
設計藝術賦能公益性新模式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設計競賽,而是用創意搭建人與動物對話的橋梁。"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表示,賽事突破傳統公益模式,通過非遺活化、科技賦能、跨界共創三大路徑,讓動物保護理念真正走入大眾生活。本屆賽事面向高校師生、專業設計師等群體開放,設本科生研究生組、高職高專組等四大賽道,投稿時間為2025年3月15日至6月15日。作為純公益性賽事,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獲獎比例嚴格控制在5%以內,確保評選公正性。
在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的當下,這場跨越藝術設計與生命關懷的賽事,不僅為流浪動物保護開辟新路徑,更以文化創新實踐響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時代命題。期待更多設計力量加入這場溫暖的生命守護行動,讓每一份創意都成為照亮流浪生命的星光。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