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華南公司秉承技術革命突破、生產要素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三要素,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建筑產業體系建設,以智能建造為抓手,大力推動建筑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加速形成具有建筑行業特點的“新質生產力”。實現“以新促質”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
持續發力,鞏固數字建造成果,以用實BIM基礎應用、提升BIM實戰能力、培養BIM人才梯隊為基礎,打造BIM5D數字管理平臺,積極探索BIM+MR、BIM+5G、BIM+GIS等行業前沿技術在項目智能化管理中的應用,實現建筑設計、施工、運維全過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數字化建造能夠顯著提升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設計精度、施工質量和效率。公司獲得國家及省部級BIM獎項85項,斬獲龍圖杯、創新杯、優路杯、中建協、中國安裝協會、智建杯等重量級國家賽事一等獎,獲評“大灣區數字建造最具影響力品牌”,致力打造數字化建造新質生產力。
開展工程機械無人作業技術研究,聯合百度研究院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共同發布行業首個“面向建筑場景的無人挖掘機作業系統”,對傳統施工方式進行深度改造與創新,提升了施工效率、保證了工程質量,還促進了安全生產。寶安會展中心學校項目采用全裝配式技術,項目利用四維模擬施工、高強模架體系進行預排布以及安全驗算、廣聯達智能驗貨平臺、將每道施工工序以視頻、動畫方式進行施工交底,并對復雜工藝利用Revit、Navisworks、Fuzor、BIM5D平臺等軟件進行逐一分解,在深化階段大大降低施工難度。堅持用新質生產力塑造競爭新優勢,推動公司高質高效發展。
華南公司承辦國家級建設工程綠色低碳與智能建造交流暨項目觀摩會,并作了題為《科技引領賦能智慧建造 數字驅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報告,獲與會領導、專家肯定。公司專家委核心成員王巖、傅磊被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聘為“綠色建造”專家,龍崗人才安居瀚龍苑項目按照國標綠建三星標準設計、施工,項目旨在打造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智慧建造工地,該項目實施預制凸窗+預埋外窗框、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及ALC墻板施工工藝,在施工中運用鋁模、全鋁附著式腳手架施工建造技術,提升施工建造效率,創造良好作業環境;項目建材全部選擇綠色建材認證,高效響應“四節一環保”建造,做到綠色、節能、環保、低碳施工。
深圳中旅國際大廈項目安裝噪音揚塵監測系統、智能噴淋系統,采用科技智能化建造、綠色低碳建材,同時采用了單元式幕墻、輕質混凝土內隔墻板、鋼筋桁架樓承板等裝配式體系施工,大大降低建筑能耗。項目引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采用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等綠色低碳建造技術,切實做到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節人與環境保護,通過了深圳市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評審。
白云城投總部大廈項目包含四棟單體,整體裝配率超50%。主體結構采用預制部品部件,主要包含鋼筋桁架樓承板、預制樓梯段。圍護墻和內隔墻采用預制部品部件種類有鋁板幕墻、玻璃幕墻、蒸壓加氣混凝土內墻板、玻璃隔斷。項目采用的鋼筋桁架樓承板與現澆混凝土施工工藝,具有更好的抗裂抗滲性能,由于其完全替代了模板功能,減少了模板架設和臨時支撐,大大提高樓板的施工效率,且施工質量良好。項目成功舉辦廣州市白云區“質量月”觀摩會,獲評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新技術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讓新質生產力作為強有力的推進器,助力建設項目迅速駛入高速發展的軌道。
華南公司承建了一大批產業園、科技大廈項目,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圍繞白云區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白云高新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旨在打造集產、研、辦一體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平臺;白云軌交及高端制造研發基地項目打造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高效清潔能源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新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先進技術產業化平臺。白云湖濱未來科技產業園、三諾智慧聲谷大廈項目云集數字信息、人工智能、科創技術等前沿企業,打造智能科創產業集群,助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中建新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順利通過“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在科技創新工作上再創突破。
華南公司運用智慧工地云平臺,集成了項目的安全、質量、進度、人員等多個模塊的應用,應用“慧眼AI”系統,在視頻監控器上加裝感應和AI算法,具備人員安全著裝識別、全景巡檢監控、火災預警、安防管理等功能,有效對人、料、機進行準確定位,實時掌握安全數據,即時預警關鍵指標,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發生。同時,項目還具備塔機安全監控、施工升降機安全監控與人員預警、智能螺母預警、臨邊防護預警等10大系統,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屏障,筑牢安全防線。(丁佳原)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