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電1號駛入烏江航道。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閔捷 攝
2017年1月5日,隨著500噸級標船航電1號順利通過位于思南縣的思林水電站升船機,烏江航道正式通航,貴州水運建設三年會戰迎來最重要的成果。
烏江通航 沿線迎來發展新機遇
“‘北入長江、南下珠江’是貴州人民憧憬多年的水運夢。烏江作為我省北入長江運輸潛能最大的水運通道,它的通航是貴州省‘水運三年會戰’的重要成果,更是貴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需要。”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韓劍波說。
烏江通航意味著什么?
在思南縣經開區落戶的巨鼎實業有限公司長期從事石材加工產業,2017年公司預計將向長三角、福建、珠三角等地和海外外運石材30多萬噸。烏江通航意味著每噸運費將從陸路運輸的430元/噸降到水運的320元/噸,企業每年僅運費就能節省3000多萬。
思南縣石材企業倉庫。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閔捷 攝
“烏江復航,意味著我們思南又有了一條致富路。”按照規劃,到2020年思南縣石材產業園將達到年產300萬方的規模,“預計到那時烏江航道將每年為我們節省運費20億元左右。”思南縣副縣長黃仕軍烏江水運充滿信心。
航道有了,貨物有了,船呢?
沿河縣烏江輪船公司副總經理楊軍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我們現在擁有烏江航道上僅有的2條500噸級標船,還要新建3到5艘。”
1994年,在烏江航道上運行的沿河企業4號(250)噸機駁。貴州省航務管理局供圖
上世紀80年代是烏江輪船公司的鼎盛時期,那時可是一家員工數量超過1000人的大公司,辦事處開到上海、南京,分公司開到重慶涪陵,當地的漂亮姑娘都以找一個輪船公司的小伙當對象為榮。
可惜隨著公路、鐵路的快速發展和水電設施建設,烏江航運日漸蕭條。不過13年后烏江再次通航讓楊軍和他的同行們又看到了機遇:“我們不光是打新船,還和開磷、甕福這些大集團都簽了協議,我們運量大、運費低,很有市場前景!”
除了輪船公司,當地的“散戶”也看到了希望。
思南“船老板”張觀玉在烏江上跑船30年了,從前他從鳳崗拉煤到思南要跑一天,現在只要2、3個小時,速度快,安全性也高。斷航的這些年他一直在家里,不知道能做什么,如今航道又通了,船也升級改造好了,他相信通過和輪船公司合作,烏江又能為他帶來紅火的好日子。
據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測算,到2020年烏江航道將有4000萬噸貨運需求,從生產加工到港口中轉,再到運輸服務,一條江就是一條完整的產業帶。
不久后,碧綠的烏江黃金水道,必將再現往日船舶穿梭如織的輝煌。
在建中烏江構皮灘三級升船機,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機。貴州省航務管理局供圖
三年會戰 水運建設碩果累累
2013年9月2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了《貴州省水運建設三年會戰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時間,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水運建設大會戰,烏江航道的全線通航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會戰三年時間過去,貴州建成烏江(烏江渡—龔灘)四級高等級航道431公里、南北盤江紅水河四級高等級航道364公里、清水江錦屏至白市高等級航道56公里,貴州四級高等級航道里程達851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22%,改寫了貴州無高等級航道的歷史。851公里高等級航道這一數據位居全國14個非水網省(市)第一。
貴州新增500噸級碼頭泊位40個,總數達到490個,形成了3000萬噸的吞吐能力。
赤水河鰱魚溪港正在裝卸紙捆。馮四方 攝
至2016年底,貴州擁有500噸級、1000噸級、2000噸級貨船30多艘,實現了船舶大型化、標準化。
都柳江從江、大融兩個航電樞紐工程第一臺機組并網發電,標志貴州航電一體化開發建設零的突破。
貴州新建鄉鎮渡口600道(含“渡改橋”69座),便民碼頭120座。全省鄉鎮渡口達2466道,極大地改善了沿江、庫區周邊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條件,盡力實現了水運公共服務的最大均等化。
湄江旅游航運投入運營,“航運+”探索出了新路徑。
烏江實現復航,三年會戰最大工程成功收官……
韓劍波介紹,截至2016年底,三年水運建設大會戰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75億多元,是“十二五”計劃投資總和的1.2倍,是貴州歷史上水運投資增速最快的時期。其中,烏江、清水江、紅水河三條通道列入了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布局規劃。
目前,全省航道里程達到4000余公里,水運發展風生水起。
整裝待發的貨船。貴州省航務管理局供圖
“十三五”時期,貴州水運發展還有更高目標:力爭累計完成投資220億元,基本打通烏江、紅水河、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5條通道,實現出省水運通道全線貫通。同時基本建成烏江、南北盤江—紅水河水運主通道上8個港口樞紐,增強水運對產業布局的引導和城鎮發展的支撐作用。
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將達4100公里,水運能力達5000萬噸,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萬噸,初步形成貴州通江達海的水路運輸體系,水運交通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立體交通 為貴州開放發展搭橋鋪路
2015年,貴州實現了縣縣通高速;2016年,貴州形成了西南地區高鐵網絡最重要的丁字路口;2016年,貴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各市州機場均取得快速發展;2016年,貴州水路運輸實現突破……貴州水陸空一體化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近年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不斷擴大開放是最重要的原因。勤勞奮進的貴州人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勁,讓往日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車難行、人難進的貴州大地變成了水陸空通道俱全,可通江達海的西南交通樞紐,立體化的交通體系為貴州進一步擴大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做過測算,2020年貴州總物流量預計將達到12億噸,其中省際運量占50%,為6億噸。根據分流預測,鐵路運能可分流1.5億噸,公路運能按24條出省通道平均1500萬噸分流量測算,可分流3.6億噸,其余0.9億噸需要以水運為主的其他運輸方式來承擔。
航運中的貴州長江船隊。貴州省航務管理局供圖
按照《貴州水運發展規劃(2011—2030)》,2020年貴州水運交通運輸通過能力可達到5000萬噸(相當于3條鐵路的能力),周轉量可達到500億噸公里,是2015年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的65%、鐵路貨物運輸周轉量109%,可為貴州交通提供有效的運輸供給。
隨著水運三年大會戰圓滿結束,貴州水路交通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北上長江、南下珠江,多條水運通道為貴州打開了進一步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海上絲路的新大門。
水運為貴州立體交通體系拼上了一塊重要拼圖。這條立體化的“小康路”,將為貴州持續擴大開放、奮力后發趕超創造更多寶貴的可能性。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