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游客零距離、守護平安全時空、作風形象創一流”,今年以來,麗江交警迅速貫徹落實全市縣(區)公安局長會議精神,做實麗江公安服務游客“五心”舉措,圍繞提高事故辦處效率、溫情服務、巡查管控、宣傳教育等重點,以“無阻暢行”細心服務,守護“舍不得的麗江”路暢人安,全力護航麗江旅游高質量發展,受到廣大市民和來麗游客廣泛點贊。
事故辦處“加速度” 群眾出行更省心
“麗江交警很暖心,今后開車會小心注意。”五一假期間,一游客自駕來麗旅游,因對路況不熟悉,沒有按規定車道行駛,本以為會被罰款扣分,卻收到了麗江交警的交通安全提示和耐心宣講,隨后按民警要求駛離了該路段。游客在認識到錯誤的同時,對交警人性化執法贊不絕口。執法有溫度。一直以來,麗江交警全面梳理了相關法律規定可以給予警告的道路交通違法情形,認真落實“首違不罰”教育舉措。1至5月,全市“首違不罰”警告52588起,占現場交通違法查處總數的65.31%,執勤民輔警對群眾各類輕微交通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現場安全警示教育13.96萬人次。處置有速度。6月1日起,麗江交警在轄區范圍內全面推進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工作,快速便捷的服務被廣大群眾點贊。同時通過可視化動態監控路面情況,一旦發現有交通事故引發交通擁堵,在當事人還未報警前,立即指令事故中隊民警或就近崗位人員快速出警到達現場處置,“互聯網+交管服務”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縮短了道路交通擁堵時間。1至5月,全市共受理簡易程序交通事故15720起,其中14977起均應用交管12123APP進行快速處置,占簡易程序事故總數的95.27%。
溫情服務“零距離” 群眾出行更舒心
五一假期間,麗江交警在轄區不同路段及景區為廣大過往游客發放“交通安全提示卡”,提醒游客在開心游玩時,注意交通安全,被來麗游客點贊好評。全市公安交管部門用心用情為廣大群眾和來麗游客服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讓群眾出行更暢通,讓群眾出行更滿意、更舒心。每逢節假日,一個“免費對外停車”的提示牌準時出現在交警支隊大門口明顯位置,因支隊辦公地點臨近麗江古城,為有效解決群眾及游客停車難的問題,支隊在節假日期間免費對外開放停車位,年初至今,為500余名外來游客提供了停車服務。為引導群眾和游客安全出行,支隊建立日常信息合作發布工作機制,市縣(區)兩級公安機關交管部門及時對外發布路況信息,高德、騰訊、百度等地圖導航公司實時接收信息后同步更新至導航APP進行提示。今年以來,全市共發布各類路況信息、危險路段和安全提示信息等157條。
全面巡查管控“不停歇” 群眾出行更放心
“警官,太感謝你們了。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天上下著雨、山上滾著落石太危險了,你們跑了兩趟才幫我家換好備胎,真是辛苦了,麗江警察真棒,以后我們還要來麗江玩,并將此次麗江之行的美‘警’分享給親友。”。5月20日,持續降雨造成麗寧公路樹底、巖頭段沿線山體落石高發,部分路段半幅通行。永勝縣公安局派駐樹底臨時警務站的民輔警驅車沿線進行巡查管控,冒雨幫助從福建來麗游玩的夫婦更換了輪胎,快速保障游客安全,受到游客點贊。為了讓群眾出行更安全,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交管部門加強景區及旅游重點路段巡查管控。每逢節假日和旅游高峰期,支隊黨委班子掛包督戰,帶隊直奔一線督戰和參戰。全市各級公安交管部門以游客密集的景區周邊道路為核心,落細落實“雙快”機制,采取“高峰站崗、低峰巡查、延時執勤、疏堵保暢”的勤務模式,切實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確保群眾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救助。
宣傳教育“全覆蓋” 群眾出行更貼心
麗江交警結合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九個萬”宣傳警示教育活動,打造“拉姆說交通”專欄,線上線下齊發力,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4月15日至16日,“拉姆說交通”走進市委黨校,針對旅游從業人員專題開展涉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了646場警示教育,受教育人數8萬余人,覆蓋了旅游從業人員、社區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在校學生、重點行業從業人員等。同時,通過警務新媒體矩陣聯合本地熱度高的媒體針對性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在日常工作中,通過路面執勤檢查,對2萬余名群眾開展“一分鐘”交通安全普法教育。利用短信平臺、交管12123APP向駕駛人發布交通安全提示短信117萬余條。通過多舉措,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營造文明有序平安的出行氛圍。(供稿:麗江交警支隊)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