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未來
今天,以新IT智能技術為主力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正在把人類帶入“第三個軸心時代”,這一次將是包容和多贏的“正和”全球化,是我們“直道超車”的一次歷史性機遇。
人工智能的時代就在眼前!但“人工智能很快將使50%甚至70%的工人失業”“人工智能毀滅人類”等話題,也令人議論紛紛。現本報面向各行各業從業者、學者專家征稿,將您對人工智能最直觀的感受和思考發給我們,一起洞察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未來!
關于全球化,已有很多非常精辟的論述,但作為一名科技人員,我仍認為有必要再從技術的新發展和歷史的新角度來重新審視其影響及意義。簡言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IT智能技術(Intelligent Technology)必將開啟第三次全球化運動,其特征就是資源優化、智力調配、人機結合、虛實一體,從過去的“負和”和“零和”的全球化,走向包容和多贏的“正和”。
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德國學者卡爾·雅斯貝斯曾將公元前800到前200年間約600年人類文化的突破稱為“軸心時代”。這就是以孔子和柏拉圖等為象征的中國、印度、希臘和中東文化所代表的世界范圍之“哲學突破”以及宗教的興起和農業文明的鞏固。而西漢興起的古代絲綢之路,正是在這第一“軸心時代”之末開始了貿易全球化的進程。可惜,全球化沒有因為“絲綢之路”速成大氣候,因為當時的技術發展水平無法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撐。
盡管當代一些社會學者認為人類剛剛進入“第二軸心時代”,但我更傾向于人類社會即將走完這一時代:始于14世紀中期的文藝復興,終于20世紀的現代科技和工業體系,差不多也是600年的時間。在“第二軸心時代”,人類經歷了“科學突破”。
這一時代之末,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實施了“馬歇爾計劃”,開始了以自由貿易為主線的第二次“零和”全球化運動,不但保證了西方陣營的安全,還在全球范圍促成了一個成熟的現代化工業社會。
今天,以新IT智能技術為主力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正在把人類帶入“第三個軸心時代”:始于量子力學、相對論及歌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所引發的人類對物性、人性和理性的再認識,以及隨之而來的計算機、互聯網、機器人等新技術和控制論、人工智能、智能科技等新學科,由此引發的“智力爆炸”必將導致世界范圍的“智力突破”。或許,時下的“反全球化”正是“第二次軸心時代”的“回光返照”,包容與多贏的“正和”智能全球化已經開始了,人類將在“第三軸心時代”進入智業社會。
在第一軸心時代,人類解放了“物之力”,以“負和”的方式滿足了人們的基本生理要求,實現了“農業文明”,基本解決了社會上資源不對稱的問題;在第二軸心時代,人類解放了“能之力”,以“零和”的方式解決了人們基本的安全要求,實現了“工業文明”,基本消除了人們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第三軸心時代,人類將解放“智之力”,充分利用虛擬的賽博空間,使全球化由“負和”、“零和”走向“正和”,進一步滿足人們的社會及自我實現方面之需要,進入“智業文明”,最終解決我們之間的智力不對稱問題。
希望這一次,在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努力之后,中國能夠在“第三軸心時代”里真正成為第三次“正和”全球化的時代開路先鋒。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必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認識并分享新的智能技術和智慧全球化為人類所帶來的更加美好生活。這一次將是包容和多贏的“正和”全球化,是我們“直道超車”的一次歷史性機遇,是全球化的一個史無前例的嶄新境界。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