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大國醫施今墨弟子李德銜先生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北京華醫本草中醫館隆重舉辦。施今墨中醫文化研究院院長施正、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教處四級調研員劉驊萱,農工黨北京市委宣傳處處長賈翀、李德銜先生長女趙加宜、知名中醫學家索延昌先生之子索鈞、李德銜先生弟子趙秋、李金剛、張蓉等,及社會各界100余人出席活動。
據介紹,李德銜先生1913年9月出生于北京,少年聰慧,博聞強記,1940年畢業于華北國醫學院,師從“北京四大名醫”之首的施今墨先生為師。李德銜先生為中醫發展畢其一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1990年,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確定為首批“名老中醫”。
圖為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屠志濤局長視頻講話
活動過程中,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屠志濤局長專門發來視頻,祝賀李德銜先生誕辰110周年活動成功舉辦,肯定施今墨、李德銜對中醫傳承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他指出,本次活動無論是對施今墨學術價值、文化價值的挖掘,還是對祖國傳統醫學的建設、傳承和傳播,以及對中醫藥事業守正創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深入研究施今墨學術思想的傳承,深入研究借鑒華北國醫學院、北平國醫學院的建設經驗,支持國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并希望國醫學派的弟子們,在各大醫院的建設中,守好中醫的本,更好地進行創新。
在紀念現場,參加活動人員觀看了大國醫施今墨先生、李德銜先生事跡回放視頻,施正院長致辭時表達了對施今墨及李德銜二位先生的思念,同時也表示,作為施今墨長孫,有責任和義務將大國醫精神傳承和發揚光大。索鈞表示,將把施今墨和李德銜的精神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為之發揚光大。
李德銜先生長女趙加宜在致辭中總結了李德銜先生一生的成就,及其在中醫事業中的突出貢獻。隨后,李德銜先生的學生趙秋闡述了對大國醫施今墨精神、李德銜精神的傳承,以及在此精神感召下所取得的成就;李德銜先生生前患者表達了對李德銜先生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講述了她問診李老的過程,感嘆李老醫術之精妙,以及對患者全心全意,無私奉獻的精神。
隨后,在施正院長的見證下,施今墨再傳弟子李金剛、趙秋、張蓉三人舉行了收徒儀式,他們表示,就是要以這種“薪火相傳,代代育人”的精神,發揚中醫事業,壯大施門流派,這是對李德銜先生最好的紀念。華醫本草中醫館館長杜磊代表18名新入門弟子發言,他強調,今后一定會勤修共勉,永記師恩,以弘揚中醫文化為己任,承擔起光榮使命。
他還講道,華醫本草中醫館也會不斷深挖中醫藥寶庫,融合新技術、新思想,打造中醫健康生活體驗中心。收徒儀式結束后,來自翰墨武林少兒武術館的未來傳承人還為與會人員表演了中醫題材的節目《當武術遇到上古天真論》。
圖為 18名施今墨第三代傳承人與師傅、見證人合影
最后,施今墨流派的專家為慕名前來的患者進行了免費義診,華醫本草中醫館還推出中藥藥香體驗、中藥花草茶體驗及手工卷艾條體驗等活動,讓大家在廣泛接觸和了解中更加深入地熟悉中醫、運用中醫、熱愛中醫。這既是紀念李德銜先生的要義,也是先生鞠躬盡瘁發揚中醫的初心。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