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博滬蓉·智源西東
上海泓博智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泓博醫藥,股票代碼:301230)子公司成都泓博智源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泓博)盛大開業,并于成都市溫江區成都醫學城舉辦了隆重的開業典禮。
成都市溫江區區委副書記、成都醫學城黨工委書記董勇先生,成都醫學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振華先生出席活動,泓博醫藥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陳平博士,泓博醫藥聯合創始人、董事/董秘、副總經理蔣勝力先生,泓博醫藥高級副總裁、成都泓博負責人陳建安博士等公司管理團隊成員,以及關心和支持泓博醫藥發展的政府部門、客戶、投資人、專家學者和媒體朋友們齊聚一堂,共襄未來。
成都泓博位于成都醫學城cGMP標準廠房,總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成都泓博以上海總部為依托,輻射西部片區醫藥市場,是泓博醫藥全球布局的重要拼圖之一。主要業務覆蓋藥物發現、藥代動力學研究、早期毒理研究等,為全球醫藥企業提供卓越的服務和強勁的支持。
成都市溫江區區委副書記、成都醫學城黨工委書記董勇先生在儀式上發表致辭,對泓博醫藥成都公司投產運營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創新型企業是溫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盤,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成都醫學城把生物醫藥作為最有競爭力、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精心打造。泓博醫藥的入駐,就是對園區發展理念的高度認可,期望成都泓博在溫江精耕細琢、大展宏圖。
成都市溫江區區委副書記、成都醫學城黨工委書記 董勇先生致辭
泓博醫藥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陳平博士發表致辭,他表示,泓博醫藥將"泓博之智,創新之源"帶到西部,帶到成都,旨在立足成都,與上海總部及遼寧生產基地點線聯動,輻射全國,期望能為推動西部乃至中國創新藥產業健康發展添磚加瓦。泓博醫藥將緊緊把握生物醫藥行業發展以及成都未來規劃帶來的市場機遇,銳意勃發、務實進取,以專業的技術和貼心的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
泓博醫藥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 陳平博士致辭
泓博醫藥高級副總裁、成都泓博負責人陳建安博士在介紹公司核心業務時表示,經過多年的打磨和沉淀,我們在CRO服務藥物發現階段,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競爭優勢,包括靶向性的CADD/AIDD,差異化的藥物化學,高質量的化學合成。在藥物發現服務方面,將借助CADD/AIDD等核心技術賦能化學合成。在藥代動力學服務方面,可以提供全面和優質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服務,涵蓋從靶標探索到臨床前候選化合物評估階段所需的各類體外ADME和體內PK研究業務。
泓博醫藥高級副總裁、成都泓博負責人 陳建安博士致辭
泓博醫藥將繼續堅持"科學主導,不斷創新"的核心價值觀,為全球醫藥企業客戶提供更加全面且優質的服務。
儀式現場,泓博醫藥與安銳生物醫藥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杭州圣域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深勢科技有限公司、潘普洛納生物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以及唯久生物技術(蘇州)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后續上述企業將在新藥臨床前研究的各個周期與泓博醫藥開展全方位的密切合作。
成都泓博的揚帆起航,是泓博醫藥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泓博醫藥的再次起航的起點。我們堅信,成都泓博必將以此為全新的開始,秉承榮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關于成都醫學城
成都醫學城位于成都市溫江區,規劃總面積33.4平方公里,主導發展醫學、醫藥、醫療"三醫融合"+大數據/AI產業,是成都市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診療產業主要承載地,正在努力構建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生物醫藥CXO集聚高地、最具代表性的BT+IT產業高地、國家級放射性藥物產業高地。目前匯聚藥明康德,科倫博泰、遠大醫藥、百利天恒、海思科等580余家上下游協作企業,聚集生物靶向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 9 個,在研藥械1136款(進入臨床I類新藥 34 款,III類醫療械 31 款),在產藥械397款,聚鏈成圈的產業格局基本成勢。
關于泓博
泓博醫藥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小分子創新藥研發以及商業化生產一站式綜合服務商,致力于藥物發現、制藥工藝的研究開發以及原料藥、中間體的商業化生產。
泓博醫藥的新藥研發服務覆蓋了臨床前新藥研究的全過程,包括藥物發現、工藝研究與開發以及商業化生產等領域。借助在新藥CRO以及CDMO業務多年的研發經驗、優異的工藝研發能力及深厚的技術積累,公司得到了眾多境內外醫藥企業的認可,隨著研發經驗的不斷積累,公司已建立起完整的藥物化學、工藝開發以及商業化生產核心技術體系,并實現了良好的商業回報。2022年10月18日,泓博醫藥成功發行了1,925.00萬股A股并在創業板上市。
成都泓博智源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正式開業,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溫江醫學城,公司總面積超過20000㎡,主要業務包含藥物發現服務(小分子、多肽、蛋白降解)、藥代動力學服務、早期毒理服務(動物種屬包含大小鼠、狗、猴),承接業務涵蓋FTE、FFS等多種模式。公司創新藥技術服務未來將進一步鞏固自身在藥物發現的優勢,并通過藥物發現服務的優勢增加工藝研發、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DMPK)等服務的協同性,同時擴大國內客戶覆蓋度。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