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上海市統計局指導下,楊浦區統計局與上海數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喆數據”)聯合打造的2023年楊浦區創新指數2.0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在2023 年全球創業周中國站暨“科創中國”長三角聯盟站活動期間正式發布。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阮大成,楊浦區副區長施方,上海市統計局社科處處長王震穎,楊浦區商務委主任范捷,楊浦區統計局局長張海豐,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冒佩華,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統計評價研究室副主任張宓之,上海技術交易所總裁顏明峰,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應珊珊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數喆數據創始人、董事、總裁譚繼軍博士,合伙人、董事、副總裁李陽博士以及副總裁顧瑛玉參加本次發布活動。
《報告》從創新要素、創新環境、創新成果、創新影響力4個維度評估楊浦創新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在楊浦創新發展20周年節點上,為推動楊浦更高質量創新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數喆數據合伙人、董事、副總裁李陽博士代表課題組進行專題匯報。
數喆數據與楊浦創新指數的結緣于楊浦區在2016年獲批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楊浦區統計局有量化表征楊浦“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效的需求,數喆數據作為楊浦土生土長的高新技術企業,有專業務實的研究力量和專家資源優勢,在上海市統計局指導下,2017年,楊浦區統計局聯合數喆數據傾力打造了表征量化創新創業發展成效的楊浦雙創指數1.0(2017),楊浦雙創指數1.0從2017年到2022年連續發布六年。2023年,楊浦區十一屆區委七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 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推進楊浦創新發展再出發的意見》,為更好地量化表征楊浦創新發展水平,數喆數據課題組結合楊浦區創新發展再出發的實際,將楊浦雙創指數1.0升級為楊浦創新指數2.0,突出創新發展再出發的理念,吸取已有研究成果中的有益經驗,深刻把握新時期楊浦創新內涵要義,新增了反映楊浦創新策源力、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成效的指標。
《報告》顯示,2022年楊浦創新指數綜合得分為340.0,較上年增長8.6%(2013年為基期,基準值100),呈現出創新要素集聚持續強化,創新生態不斷向好,創新策源功能進一步提升,創新品牌力與影響力持續擴大的局面。
圖1:楊浦區創新綜合指數分值(單位:分、%)
分領域來看,創新要素、創新環境、創新成果、創新影響力四個分項指數均保持相對均衡的穩定增長,分項指數依次為331.6、287.3、272.2和476.5。其中,創新成果分項指數增長最快,同比增長12.8%,科創板掛牌上市企業累計數、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拉動創新成果分項指數提升的主要因素。
圖2:創新綜合指數分項指數情況(單位:分)
具體來看,2022年楊浦創新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亮點一:促進創新“四鏈”深度融合,創新生態生長力持續激發
人才鏈、資金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是深化創新驅動發展、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2022年,楊浦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高層次人才不斷匯聚,人數達965人,同比增長11.9%,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創新人才投入強度不斷加大,每萬人R&D人員全時當量為154.19人年/萬人,同比增長22.8%。
圖3:高層次人才數變化情況(單位:人)
政府、資本、市場三端協同發力,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護航創新主體走穩創新發展路。《報告》顯示,從政府端來看,2022年地方財政科技經費支出同比增長29.6%,持續激發全區創新創造活力。從資本端來看,本區企業獲得風險投資金額同比增長24.1%,助力企業創新實現加速跑。從市場端來看,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高企稅收減免額呈穩健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2.0%,為企業創新賦能添力,激發企業創新動能。
圖4: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高企稅收減免額歷年增長率(單位:%)
亮點二:持續打造高能級創新載體,全過程創新策源力不斷增強
楊浦區全面深化“三區聯動”新內涵,開拓“三城融合”新路徑,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從創新載體來看,2022年楊浦區企業技術中心累計92家,同比增長12.2%,總數位列中心城區第一;省部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共10家,其中5家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賦能創新企業蝶變升級,助推區域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數達1223家,同比增長10.8%,蟬聯中心城區第一。
圖5: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數情況(單位:家)
楊浦區緊緊扭住“策源”這個核心要義,推動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不斷涌現,創新產出成效持續顯現。2022年楊浦區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8.97萬元/人,同比增長16.5%,是全國平均水平(15.30萬元/人)的2.5倍,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40件,同比增長16.7%,其中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1件,同比增長27.5%,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創新原動力不斷激活。
圖6: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情況(單位:件)
亮點三: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創新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楊浦區聚焦塑造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以數字經濟為核心主導,全力構建一個核心主導、兩個基礎支撐、三大千億集群、四大新興領域的“1+2+3+4”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報告》顯示,2022年末,全區已集聚數字經濟企業近7000家,區級財政收入數字經濟占比達30%以上,營收占比達到50%以上,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2年規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3.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數字經濟成為楊浦經濟增量的重要引擎。
楊浦的數字經濟優勢來源于區內連點成片的互聯網頭部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鏈主”,頭部企業有很強的集聚力,帶動新興企業的落地,促進相關產業鏈條逐步完善、增強。美團、字節跳動、嗶哩嗶哩、京東達達、小紅書、優刻得等在線新經濟頭部企業扎根楊浦,聚集發展,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亮點四:企業政務服務評價向好,創新環境吸引力持續彰顯
楊浦區緊密結合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實踐地,讓各類創新要素更好地有機融合、充分迸發,全領域彰顯創新環境吸引力。《報告》顯示,2022年楊浦區累計吸引外資研發中心達到22家,同比增長10.0%,表明楊浦區在創新領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國際科技論文收錄數同比增長14.8%,反映區域知識創新活躍程度持續增強。
圖7:吸引外資研發中心累計數情況(單位:家)
楊浦區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6.0版改革方案,落實好4方面、40項、共160條措施,讓各類創新主體順心辦事、安心經營、放心扎根。《報告》顯示,楊浦區總體創新環境和創新相關政務服務都受到企業的廣泛認可,75.7%的企業認為區內創新的總體環境“非常好”及“比較好”,85.8%的企業認為區內創新環境在去年基礎上不斷優化;72.3%的企業認為楊浦區為企業創新所提供的政務服務以及辦事效率“非常好”及“比較好”。
圖8:企業對創新政務服務和辦事效率感知度(單位:%)
在聽完課題組對楊浦創新指數2.0的分享介紹后,與會專家對楊浦創新指數七年來的堅守傳承與創新生長表示肯定與認同,并對楊浦創新指數2.0后續的發展抱有很大的期望,專家們結合自身的研究專長和對創新發展的把脈,對楊浦創新指數優化完善及其如何更好地應用指導楊浦創新發展再出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楊浦創新指數2.0專家研討會也取得圓滿成功。
勇者無畏風雨、強者不懼挑戰,數喆數據將始終秉持“京滬引領、全國布局、基層扎根”的戰略方針,依托一流的專家團隊、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不懈的進取精神,充分發揮數據科技公司屬性,用數據為創新發展賦能,為創新發展工作助力;行將致遠、逐夢而行,數喆數據期待與更多的同行者同向而行,致力于將政務數據科技水平和應用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