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首座無人值守入海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建成
小青龍河口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是河北省四個重要入海河口之一。河與海的交匯,激蕩出了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的現實需求。在“小青龍河”與“渤海灣”相遇的地方,一座藍白相間的“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矗立其中,這是唐山首座無人值守的入海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從傳統的依靠船只定期調查和岸濱人工定期比對,到如今遠程實時監測17項海洋生態災害關鍵相關因子、參考關聯因子的變化特征,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按照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的統籌部署,經過長達一年的建設,徹底改變了小青龍河入海口長期以來的海洋生態預警監測手段,為地方政府應對海洋災害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從傳統到智能的實踐轉變
小青龍入海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建設項目,一頭牽著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的委托,另一頭牽著高質量服務地方發展的重擔。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序實施、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局起步,河北作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對其海洋觀測監測能力也提出了新需求。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是憑借多年“深耕海洋“的地質工作經驗,立足小青龍入海河口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現狀與生態因子長時序演變趨勢,圍繞海洋數據強專業性、強關聯性和強空間時序性等特點,聚焦具體應用需求和業務場景,建成小青龍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實現海洋生態相關因子連續原位預警監測,完善河北海洋生態系統預警監測體系,全面提升海洋生態預警監測能力和預警水平,促進入海河口-近岸海域生態減災協調增效。
“無人值守”的監測站
目前,小青龍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已完成部署,并投入業務化試運行。小青龍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系統由小青龍河口的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和遠程監控中心兩部分組成。監測站外部采用浮筒式采水,可以適應河道變化情況,改變取水位置,保證采集到的水樣符合監測需要。監測站內的在線監測系統軟件對整體運行流程的控制,對水文、水質、營養鹽等17項監測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同時自動進行數據的分析、采集與記錄,并存儲至監測站數據庫,然后通過數字電路專線通訊網絡,將監測數據上傳至遠程中心服務器,實現了在平臺實時展示系統運行狀況、監測數據分析結果、監測站內外實時圖像,可以提供“長期、連續、便捷、高效”的海洋生態監測數據服務。
解讀海洋語義
為確保入海河口生態預警監測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在設裝、調試、校準完畢后,小青龍河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站進入為期1個月試運行階段。試運行期間全面考核儀器設備運行狀況,數據采集及傳輸效率,通過人工取樣、測定對比自動監測數據,檢驗數據質量,并對試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逐一進行記錄、匯總和處理。經第三方人工測試比對,設備性能指標、比對數據結果的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均符合相關規范中技術要求,監測系統在線自動獲取的數據準確、可靠。目前,這座“無人監測站”已能夠掌握入海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現狀與生態因子長時序演變趨勢,這對小青龍河入海河口生態預警監測能力建設,對健全唐山市海洋生態系統預警監測體系,進一步提升河北省海洋自然災害預警預報、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海洋生態系統評估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自古以來,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給了我們更進一步深入海洋、了解海洋、開發海洋的技術,海量數據的匯集,為自然資源智慧管理也創造了條件。它源于實踐,最終還要指導實踐、推進實踐,在實踐中受到檢驗。這場“海”的改變還將繼續,新的故事也同樣令人期待。
(擬稿:劉鑒瑩 拍攝:柴紀濱 審核:林楓)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