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廣東—廣西“十四五”時期粵桂協作框架協議》精神,積極響應新階段粵桂東西部協作要求,廣東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就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快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因利勢導,聯手打造了廣西忻城甜糯玉米產業智慧農業樣本!
綠桿挺拔,綠葉茂密,掩映著圓鼓鼓的玉米苞。在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城關鎮尚寧村的粵桂協作農產品數字化溯源種植基地里,高出玉米桿的數字設備十分顯眼:智能水肥灌溉一體機,為玉米提供適宜的水分和養分;智慧氣象監測站,為玉米預測天氣的變化和災害的風險;土壤墑情站,為玉米檢測土壤的濕度和溫度;攝像探頭,為玉米拍攝生長的過程和狀態……
忻城粵桂協作農產品數字化溯源種植基地
基地負責人、忻城縣新粵桂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慶尊每天的任務就是通過手機終端查看玉米的生長情況,根據數據反饋對玉米地進行養護。張慶尊表示:“通過這些設備自動采集數據,我們可以借助手機實時監測玉米地的氣象、土壤、水肥、病蟲害情況。這可以有效地節約水肥資源、減少農藥使用,防治效果提高了,人工成本也降低了。”
為促進忻城農業產業標準化、一體化發展,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廣東茂名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廣西來賓市忻城縣以粵桂協作為契機,聯合廣東省消費幫扶公共服務平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碧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東省食品流通協會等單位就數字農業生產體系、品控溯源體系、深加工產品研發、地標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合作,啟動“土司貢禮”優質農產品及加工品品牌創建行動。
忻城縣粵桂協作特優區糯玉米示范種植基地
粵桂兩地借鑒茂名市信宜市“信字號”農產品品牌創建等經驗做法,把忻城甜糯玉米作為“土司貢禮”區域公用品牌首個名錄產品,借助數字信息技術,對該產品的種植生產、加工檢測、品牌等方面進行系統化升級,打造了智慧農田基地、品控溯源體系。
作為糯玉米之鄉,忻城縣糯玉米種植面積達10萬畝,該支柱產業也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過去因為保鮮困難,當地經濟效益較好的鮮糯玉米棒主要銷往周邊的來賓、南寧、柳州等地,產品的市場和價格都受到限制,加上品牌建設欠缺,忻城甜糯玉米也存在被其它產地的甜糯玉米冒充的現象。因此,整個忻城甜糯玉米產業的轉型升級存在不少挑戰,其經濟效益也具備很大的提升空間。
居民搶購,備受好評
2023年來,粵桂協作持續推進兩地在“產加銷”方面的貫通融合,不斷加強對忻城縣的幫扶力度,助推甜糯玉米產品品質提升并實現標準化生產。目前,忻城縣不僅在甜糯玉米種植生產端形成了技術標準并進行推廣,在品牌端也啟用了“一標一碼一單”防偽溯源碼包裝,一標指區域公用品牌(土司貢禮)標,一碼指網絡溯源二維碼,一單指政府監管檢測單。消費者只需用手機對網絡溯源二維碼進行掃碼就能查看甜糯玉米的種植地塊、品種、種植過程、檢測報告等信息。這提高了消費者對忻城甜糯玉米品質的認可和信任,迅速打開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市場。
生態種植,香甜軟糯
品控溯源體系執行落地負責人、廣東碧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監田超介紹:“在粵桂協作的支持下,借助數字化技術,我們從種植生產到包裝銷售全流程構建一套標準體系,可以提高忻城甜糯玉米的品牌知名度,提升產品效益。另外,標準化的生產加工也能加強甜糯玉米的品質,延長玉米保鮮時效,讓忻城甜糯玉米銷往像北上廣深這樣更大更遠的市場。”今年,通過粵桂協作投入廣東幫扶資金430萬元,實施忻城縣糯玉米冷鏈升級改造項目,持續完善區域性農特綠色產品生產深加工、倉促保鮮、質量檢控、物流配送等專業化產銷體系,推動忻城糯玉米產業全面升級。
在當地種植戶的口中,我們了解到忻城甜糯玉米鮮玉米棒以往田間收購價格在1.8元/斤左右,百姓自己挑到集市也只能賣到2.5元/斤。忻城縣宏宇商貿有限公司(林管家)品牌負責人林建宇表示:“參照目前市場上單個獨立包裝的鮮食玉米終端零售價最高可達5元以上來計算,整個忻城的甜糯玉米產值實現翻倍的話,我們企業和種植戶手上的利潤會變得非?捎^。今年冬季玉米上市,大家對粵桂協作聯手打造的‘土司貢禮’甜糯玉米這套品牌體系的推廣落地十分期待。”
忻城縣粵桂協作糯玉米冷鏈保鮮產業園
粵桂兩地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甜糯玉米產業智慧農業樣本,能推動甜糯玉米從“成噸賣”“按斤賣”轉向“論個賣”“按盒賣”,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也能促進忻城農業的轉型升級。后續,粵桂協作將以甜糯玉米產業智慧農業樣本為作為案例,針對忻城紅糖、金銀花、牛羊肉等優質產業資源,推進更多農產品產業品牌的系統建設,擦亮“土司貢禮”金字招牌,努力把忻城打造成為廣西甚至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的“果盤子”“肉鋪子”“菜籃子”供應地。
———
“土司貢禮”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預告!
由中共忻城縣委員會、中共信宜市委員會、中共高州市委員會、中共化州市委員會、忻城縣人民政府、信宜市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化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土司貢禮 忻城予你”“土司貢禮”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 將于2023年12月18日 正式在廣州 發布!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