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準護膚頭部品牌AMIRO覓光超聲提拉炮重磅上新,針對肌膚筋膜層松、垮、垂導致的面部衰老問題,首次將院線級超聲技術家用化,打造新一代聚能超聲技術,并與面中部年輕化醫美大師宋為民教授合作,醫研共創獨特“八點提拉法”, 強效對抗“松垂垮”,讓用戶在家即可享受院線級項目體驗,輕松改善下頜線,獲得面部清晰輪廓。
能量直達筋膜層,根源性提升面部輪廓
隨著消費水平提升,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基礎表皮層的護理,而是由表及里,邁向追求深層皮層的緊致飽滿。眾所周知,肌膚衰老并非單一一個皮膚層次的問題,人的面部皮膚按照淺到深是表皮、真皮、脂肪、深筋膜、肌肉組成,其中的筋膜層,就像一個“大網”,承載著其他肌膚組織,筋膜層一旦松弛,就會導致臉部肌膚出現垮垂,產生皺紋橫生,面部輪廓模糊等衰老跡象。
由此可知,筋膜層相當于為整個肌膚組織“兜底”,對面部輪廓提升和改善至關重要,是肌膚年輕化的關鍵,而日常護膚品大多都只停留在表皮層,傳統的射頻、光療類項目都無法抵達筋膜層深度,要想達到筋膜層并起到收緊效果,超聲是目前唯一且有效的方式。
洞察到這一需求后,AMIRO覓光基于國人肌膚筋膜層深度研究,將院線級超聲技術進行家用化研發創新,推出覓光超聲提拉炮,獨創新一代聚能超聲技術,能量可以繞開表皮直達筋膜層,最高可輸出5W大能量,比肩院線治療檔位。
區別于院線超聲單點作用,聚能超聲技術可將醫生滑動手法集成到儀器內部,超聲單元組建即可“自滑動”,使能量連點成線,最大可覆蓋2mm²超聲聚能面積,抗衰效率更高?紤]到消費者的使用體感,覓光研發團隊改進了傳統超聲波段,將能量峰值點進行優化創新,專研方波波段形式,兼顧了溫和舒適的使用體感,同時又不損耗能量。
醫研共創,精準分區+大師手法 完美兼顧能量和安全
人體面部肌膚各處的結構各不相同,所需要的能量大小也有著精細化的差異,作為精準護膚引領者,AMIRO覓光特別強調能量的可控性與成分的確定性,并在產品研發中不斷探索和實踐。
此次覓光超聲提拉炮聯合面中部年輕化醫美大師宋為民,共研“八點提拉”手法,覆蓋眶上、顴弓、上/下頜等面部八大韌帶關鍵點,同時搭配基于國人女性面部數據專研的四色分區面膜,不僅可以有效避開面部安全禁區,還可以根據面部不同部位的皮膚調節能量輸出強弱,精準且均勻地將能量輸送到皮下3.5-4.5mm的黃金深度,適量不過量,真正的能量可控。
精準分區設計協同大師手法,覓光超聲提拉炮將成為現象級抗衰爆品,據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顯示,使用覓光超聲提拉炮28天后,蘋果肌體積飽滿度上升32%,下頜線改善28%,口角囊袋減小27%,法令紋體積減小18%,眼角皺紋面積減少28%,實證了產品的有效性。
考慮到不同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習慣,覓光超聲提拉炮打造深度、溫和、快速三大模式,以滿足用戶居家日常、聚會活動、妝前應急、整全修復等多種場景使用,并配有專屬智能小程序,用戶激活連接后,可根據自身的肌膚耐受程度和使用習慣解鎖高階擋位,體驗更大能量,并形成自身的護膚日志,更好地追蹤定制自身的護膚習慣和護膚方案。
AMIRO覓光十分重視產品的安全性,此次新品覓光超聲提拉炮搭載三重安全保障技術,大能量灌注又不失溫和舒適。其中能量輸出的核心部件超聲單元采用獨立溫控設計,可以有效平衡能量輸出與溫度控制;同時搭配3軸陀螺儀檢測,實現精準溫控;雙皮膚貼合檢測設計,使得產品與表皮接觸識別更精準,能量釋放更安全。
作為精準護膚行業頭雁,覓光超聲提拉炮是AMIRO覓光基于用戶需求,在精準護膚領域的再一次成功探索與實踐,通過將院線級超聲技術創新家用化,以“儀器+成分”協同的護膚方式,讓用戶隨時隨地即可享受院線同效的科學、安全、便捷的護膚體驗。
可以看出,一直以來AMIRO覓光都基于“需求洞察-科學研究-產品創新-用戶服務”的清晰思路在精準護膚領域深耕,并不斷在產學醫研上持續投入,將研發成果成功運用到產品打造中;同時秉著客觀、真實、循證醫學的原則積極推動醫研共創和臨床試驗,通過不斷突圍式創新為消費者帶來科學、高效、安全的護膚體驗;于行業內AMIRO覓光也積極牽頭各項標準的制定,填補了行業交叉導致的標準空缺問題,為行業規范發展提供了科學、專業、可靠的依據,始終積極引領推動著精準護膚行業高質量發展。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