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過上周的調整之后,A股12日出現反彈。其中,創業板指大漲3.49%,盤中最大漲幅高達4%,創近20個月以來的最高漲幅。據記者了解,周一的反彈或與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資金“抄底”有關。在經歷上周普通股基凈值平均下跌8%之后,本周多位基金經理紛紛表示計劃在現階段調整持股結構,。
板塊方面,創業板龍頭以及核心藍籌股均有人看好。對于后市,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并不悲觀,將在風險充分釋放后的市場尋找估值更具優勢的投資機會。
基金調整持倉結構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計劃趁當前市場的重整階段進行持倉結構的調整。結合12日盤面來看,個股普漲,板塊僅銀行股為綠,高送轉、農機、新材料、國產軟件、芯片、稀土永磁等概念板塊居漲幅榜前列。
華南某公募投資總監表示,計劃做小幅的結構調整,核心藍籌個股如繼續大幅下跌則有加倉機會。銀華基金也表示,調整過后,大量優質公司估值已經具備足夠吸引力。對于新發基金,有更多的空間選擇優質標的,利于建倉。
中小市值股票也逐步進入基金經理的調整范圍。華南一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將觀察市場大小風格轉換情況,在市場出現低位啟動新熱點時,逐步將超額收益較大的大中市值股票轉換為跌幅巨大、低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實現組合的貝塔輪轉。另有基金經理則表示調倉資金主要流向二線白馬,部分加倉創業板龍頭個股,但調倉幅度不大。
據choice數據統計,創業板12日盤中一度大漲近4%,創下近20個月以來的最高漲幅,滬指一度漲逾1%。截至收盤,創業板上漲3.49%,也是繼2017年7月以來創下的單日最高漲幅。
另外,許多基金經理準備在本周進行“抄底”。相對而言,基本面成為這一階段大家最為關注的因素。有基金經理透露,當前基本面研究最為深入的基金經理,對于“抄底”的底氣最足。也有公募投資總監建議普通投資者在此時點分批買入部分基本面較好的重點股票。
偏股基上周普降倉位
受市場影響,基金凈值在上周出現較大波動。據Wind數據統計,上周主動偏股基凈值平均下跌5.69%。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下跌幅度最大,高達8.5%。而跌幅最大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一周之內凈值下跌超16%。
有基金經理透露,按照以前的市場經驗,現在有些基金回撤幅度較大可能已經是風控接管,當發生市場系統性回撤時,唯有控制倉位才有效果。某華南公募投資總監便表示,考慮到市場情緒還有反復的可能,在前期一定減倉后基本保持倉位的穩定,持股結構也做了一定的調整,春節前將總體保持倉位穩定,保留一定的流動性。
上周,不同的券商數據都紛紛表明,偏股型基金在上周均下降倉位。據光大證券統計,截至2018年2月9日,上周偏股主動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1.18%,與前一周相比下調1.92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6.57%,相比前一周下調1.02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9.04%,相比前一周下調2.28個百分點。
雖然基金普遍及時降倉,但面對市場的調整,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當前倉位并不是最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除了考慮適當減倉以控制基金凈值回撤之外,更多的仍是計劃趁市場回調進行投資組合結構的調整。
A股核心仍在企業盈利改善
對于后市,銀華基金表示,中長期仍保持樂觀。決定A股的核心仍在于企業盈利改善,全球競爭力提升。
招商基金則表示堅持回歸本源,堅守價值投資,在風險充分釋放后的市場中尋找估值更具優勢的投資機會,更加重視盈利和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業績的確定性,同時留意市場調整后可能出現的主線板塊。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A股市場此次回調后,無論滬深300,還是創業板指數的市盈率水平均跌入均值以下,后市并不悲觀。但外圍波動,可能導致A股企穩時間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另外,對于市場風格是否會進行切換,有基金經理表示,大小市值風格漲跌反向輪動規律自2015年股災后一直存在,但中小市值股票自2016年9月起已持續振蕩下跌6個季度,一直沒有形成趨勢行情。雖然最近幾個交易日大市值領跌,中小創反彈,但未來中小市值股票是否能夠形成中級反彈趨勢則無法預測。而且中小市值股票數量巨大、板塊主題眾多,未來即使出現顯著反彈,也如前期天然氣、5G、半導體、影視傳媒主題一樣體現為命中概率極低的一九輪動狀態。當前主要觀察中小市值風格中是否會出現如農業、新疆區域、國企改革等領漲板塊。 |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