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觀者看來,企業似乎是在進行賠本的“惡性競爭”,但對于立足未來的企業來說,那非但不是賠本,反而是一門很劃算的生意。
出行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據媒體報道,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已在成都和武漢先行上線,并將陸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此前不久,美團也推出打車業務。
有些學者認為,出行平臺依托資本進行的競爭,最終會導致壟斷,從而讓消費者承受損失。他們大多認為,今天資本砸下的錢,未來一定會從消費者那里“榨取”回來。他們都相信,商家可以先“以本傷人”,賠錢打敗競爭對手,然后依靠壟斷定價賺取更多的錢。但是,這一觀念誤解了市場。
其實,眼下的出行市場的變局,就已經很好地反駁了這一觀念。
早幾年,滴滴和快的競相打價格戰、補貼戰時,就有很多人替市場憂慮,認為消費者雖然暫時享受到價格戰的好處,但最終是要還的。后來,滴滴、快的合并,以及之后的滴滴與優步中國合并,看起來滴滴似乎成了最后的勝利者,且大幅度的補貼也確實取消了。但是,這時候美團殺了進來。所以說,看起來某家企業壟斷了市場,但其實潛在的競爭者始終存在。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他路過一個偏僻的地方,看到一個小孩在賣可樂,但是要價并不高。張五常想,在這個地方,這個小孩也算是壟斷者了,他為什么沒有要壟斷高價呢?隨后,他看到旁邊有幾個小孩在玩。這時的他恍然大悟:那些小孩就是潛在的競爭者。
道理說起來也簡單。在市場上,只要不是行政準入壟斷,潛在的競爭對手可不止這幾個“小孩”。所以,我們無需過于擔心哪一家平臺利用壟斷地位壓榨消費者。如果誰這么做,它就是為潛在的競爭對手提供機會。
而且,很多競爭看起來像是“惡性競爭”,好像各方都在賠本傷害競爭對手,其實這并非真的“惡性競爭”,競爭者都有各自的戰略目的。比如,美團的王興就表示,未來人們不需要買車,需要的是“移動”的服務,因此,美團布局打車市場,某種程度上也在為自動駕駛布局。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等到自動駕駛得到普及,再跑來爭奪客戶,那肯定是為時已晚。因此,企業現在加入戰團,先獲得大量的忠誠用戶,未來才可能占取先機。
在旁觀者看來,企業似乎是在以賠本的代價搞競爭,但對于立足未來的企業來說,那非但不是賠本,反而是一門很劃算的生意。因為,現在獲取客戶的成本可比未來要低得多。
所以,當后來者發動“價格戰”時,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先前的市場占有者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后來者的競爭迫使先入者再度讓利給消費者。
無論是美團,還是滴滴,大概也沒有人意圖去打垮“競爭對手”,因為沒有人能確定自己能打敗眼下的競爭對手,也不會知道市場中究竟有多少潛在的競爭對手在等著你打敗。簡言之,就是你怎么知道對手就不能比你融到更多錢呢?所以,以資本“謀求壟斷掠奪”的戰略,其實是有些學者憑想象強加給企業的。
當消費者享受企業價格戰的好處時,也不要輕率地以阻止“惡性競爭”的名義呼吁管一管。只要不存在行政壟斷,那么,就讓企業自己去競賽吧。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