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合并優步中國之后,中國網約車市場看似滴滴一家獨大,市場也顯得較為沉悶。近期,美團上線打車服務以及高德地圖上線順風車服務,打破了沉寂。3月28日,滴滴出行正式對外發布其安全保障服務品牌“關懷寶”,稱今年將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確保車主與乘客的安全保障服務體驗。
長江東逝水,浪花淘不盡。眼下看來,曖昧掣肘的屬地新政,擋不住共享經濟的滾滾大潮。美團也好、高德也罷,乃至于更多“入局”或“攪局”者,蹚一次網約車之水的心,怕還會不乏后來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布局的變數、競爭業態的微妙,最先折射出這個市場的質地。對消費者來說,競爭非壞事;于資源要素而言,競爭或是實現帕累托最優的必由之路。
網約車新規轉眼就要“兩周歲”了,中國網約車的“上半場”,基本是圍繞著“準生證”在艱難博弈。一方面是網約車成剛需。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國內網約專車和快車用戶規模已達到2.36億,較上年增加6824萬人,增長率為40.6%,整體增速迅猛。另一方面是監管成難題。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超過200個城市出臺了地方細則。然而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發現,“只有少數地方的管理措施體現了包容審慎的原則”。一句話,網約車領域距離大膽“放”、聰明“管”的臻境,仍隔著千山又萬水。
有一點是肯定的:“上半場”的球再難踢,遲早也會踢過去。就像全球貿易保護終究是逆流而動的紙老虎一樣,牌照上的糾葛遲早也會被歷史翻過去;接下來,就看“下半場”在市場規則之下,作為主角的網約車主體如何使出渾身解數,既管好自己的地盤,又服務公共所需。網約車競爭靠什么?無非兩個方面:一是管好自己的司機;二是黏住變化的乘客。盡管各界對滴滴等市場優勢地位或有看法,但不得不說的是,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仍是網約車市場的王道。就在上月底,上海消保委評測了三大網約車平臺,給出了一個相對靠譜的“成績單”:滴滴A-、神州B+、易到C。拋開這個評價精準度不說,消費體驗遲早要成為網約車“下半場”關鍵中的關鍵。
網約車的消費體驗是個宏觀話題,細分下去,分支眾多。在一系列要素當中,“安全體驗”估計是自上而下的高權重共識。悖逆安全的無序競爭,只能戕害秩序和利益;而如同地心引力一樣的“安全體驗”,才是道路交通出行中的根本之計。優步的無人車事件也好,美團打車的新問題也罷,說到底,安全拷問才是行業發展的命門。用滴滴的話說,“網約車競爭每次都以安全體驗效率決勝”。這話或顯夸張,卻是通識之理。
也許乘客并不關心有多少家平臺在網約車的江湖分杯羹,但他們一定關心這些飛馳在新經濟中的車輛到底有怎樣的安全屬性。大浪過去,沙灘如洗。“上半場”的補貼大戰,遲早難以為繼;“下半場”的安全體驗,才是長流細水。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