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間,網名為“孟婆”的滴滴用戶發文表示曾在3月30日晚打車過程中遭遇滴滴優享司機性侵傾向。而在文章發布60余小時后,滴滴才在微博正面回應并表示,對于乘客和車主在平臺上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感到深深的自責和不安,正在盡可能地核實相關事實,無論是對乘客還是車主,作為平臺都能夠給予一個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
截止4月3日早10點30分,滴滴出行就“孟婆”乘坐滴滴快車不愉快經歷的“道歉”回應仍顯示在滴滴出行微博的首頁頭條位置。在信息飛速傳遞的如今,滴滴在微博上的回應顯示了對于此事的態度。
女乘客受性騷擾發文60余小時后滴滴終回應
網名“孟婆”在4月1日晚間上傳了一篇名為《滴滴,今天我想和你談一談》的文章(原文http://mp.weixin.qq.com/s/SZimM8x5hLuIviqSsajDGA),文中詳細描述了打車經過及在打車過程中遭遇到的司機企圖性侵的真實狀況,并隨后附上了對滴滴客服的投訴過程及照片證據等。而滴滴在事情發生后的48小時也未曾正面給予解決,并以各種不同的理由進行搪塞。“孟婆”則認為滴滴只是辯稱乘客未受到明顯侵害為由不予受理,顯然在“孟婆”女士看來滴滴并未把女性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隨后,文章迅速傳播,4月2日下午5時許,滴滴正面回應并表示,“還在努力調查核實當中,一些細節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了解清楚,有一些可能超出了自身的能力,但還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地多方了解求證,盡可能地核實相關事實,無論是對乘客還是車主,作為平臺都能夠給予一個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
不只一次安全事故 到底算澄清還是撇清?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滴滴出現這樣的安全事故,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輸入“滴滴性騷擾”關鍵字,會彈出143萬個相關信息。微博名為@不聽不聽就不聽哼 的網友在2016年7月21日晚上發布微博,控訴了自己乘坐滴滴快車時遭遇司機性騷擾長達40分鐘,并上傳了LIVE 照片證明。
據17歲女孩在微博上的描述,她在東陽市通過滴滴打車平臺叫了一輛快車,司機楊師傅接單。在途中,司機以“檢查身體”為由,頻繁撫摩小美的身體,“原本20分鐘的路程,他開了40分鐘。在這40分鐘里,他不斷地摸我。我把他的手撥開,但他威脅我不要動。”
該女生說,她強忍著害怕給朋友發微信求救,并拍下了司機騷擾她的照片。抵達目的地后,該女生的朋友將司機拽出車并報警。猥褻女孩的司機姓楊,26歲,東陽人,當天已被警方處以拘留10天的處罰。滴滴方面也已經對這位司機永久封禁,并對乘客的遭遇深表歉意,并給予力所能及的補償。
存在如此多的安全問題,滴滴如何做到每次都在粗略解決后繼續放任自流。滴滴確實為生活帶來便利,但也在便利同時增加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據了解,滴滴自創辦以來發生過多起類似事件,距離發展至今已經過去多年,這樣的問題依舊存在,是管控不嚴還是甄選無措?滴滴該好好反省。
信息泄露成常事兒 我還能信任你多久?
記者在4月2日當天接到滴滴用戶甄女士的電話,她聲稱:“本人目前在北京,卻突然收到了來自廣州的滴滴順風車訂單。”這令她非常詫異。隨后,本網記者對甄女士進行了采訪,甄女士表示最近從未去過廣東地區,并且已經在北京逗留了很久,同時幾乎不怎么使用滴滴順風車功能,應該不會存在順風車訂單。隨后甄女士向滴滴尋求客服幫助,滴滴客服回答為手機號碼可能為上一個使用者的遺留習慣造成。據甄女士反映,她的手機號碼已經使用超過十年,并不存在上一任使用者使用的情況。滴滴的回應無法獲得甄女士的信服。隨后,本網記者向滴滴進行求證,滴滴相關人員并未給予答復。
在百度搜索“滴滴用戶信息泄露”關鍵字,會彈出311萬條左右相關信息。目前大部分手機軟件都有“用戶隱私協議”的勾選項。如果勾選不同意,軟件即會停止使用,只有勾選同意APP訪問用戶權限及隱私選項,APP才可正常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用戶的隱私,用戶在APP里的信息被服務器調用。但是隱私權卻不歸用戶所有。如上存在的問題也是由于使用APP后遺留的使用痕跡未被清除所造成的影響。
愿意用隱私換便捷?對于這樣的觀點,網友的態度如何?3月30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曾在微博上進行了一個小調查。對于使用這些日常生活便利的APP是否擔心泄露隱私,84.09%的受訪者表示擔心,只有少數“心大”的受訪者稱,沒有考慮過泄露隱私一事或是認為應該不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在對隱私表示擔心的受訪者中,90.54%的人坦言,還是不得不使用這些APP,不到一成的人直接拒絕使用。
截止發稿時,甄女士手機號碼泄露事件仍未得到滿意的回復,記者后續將持續跟蹤報道。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