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夫妻倆已平安到家,請大家放心。”1月30日零時15分,饒曲照例在朋友圈里報平安,一同曬出來的還有妻子劉丹剛做好的夜宵——兩碗炒飯。
這夜宵,是這夫妻兩人的晚餐。
“白天除了吃過早飯,只吃點零食墊肚子。”43歲的饒曲,武漢人,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天門東站的員工,1997年從部隊轉業后一直在鐵路上工作。
這位鐵路工人被同伴稱為“鐵哥”。從1月25日大年初一開始義務運送捐贈物資算起,“鐵哥”和妻子已經在路上奔波了一星期。
“白色防護服,從白穿到黑”
從朋友那兒借來的一輛白色新能源電動廂式貨車,讓饒曲成了10多個武漢抗疫公益群中的“香餑餑”。
“容量大、能裝四五噸貨,抵一輛面包車跑三四趟。”在基本上都是私家車主的公益群里,饒曲“業務繁忙”,一天要接五六十個電話,還有不停閃出來的微信語音請求,因此手機一直連著充電寶。
1月29日上午,在前往黃陂運送防疫物資的路上,他接到電話:晚上給7家醫院運送愛心人士捐贈的8桶次氯酸鈉(用于配制消毒液)。
晚8時20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著饒曲夫婦到達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一桶次氯酸鈉重250公斤,饒曲和醫院多人一起合力才將1桶弄上叉車。看著被弄臟的白色防護服,他打趣道:“連續穿了5天,從白穿到黑了。”
大年初一,饒曲的“第一單”是將56箱50400個口罩、2000套防護服送到武漢的多家醫院。捐贈這批防疫用品的愛心人士叮囑饒曲:“多拿幾件防護服,加強自我防護。”但饒曲和劉丹只一人拿了一件。饒曲說,“醫護人員比我們更需要,我怎么好意思多拿呢?”劉丹接過話頭,“放心,我們每晚回到家都會用酒精好好消毒。”
由于捐贈物資往往集中在遠城區的臨時倉庫中,路程較遠,而需要物資的醫院遍布武漢三鎮,饒曲夫婦往往到次日凌晨1至2時才能送完當天的物資。
送完貨的饒曲還不能馬上休息,他還得去離家8.4公里的充電站給貨車充電。“每天都睡得很晚,你看他今天眼睛都有點紅了。”劉丹看到丈夫很是心疼。近一周來,他已經跑了1500公里。
“我是黨員,我要帶頭”
盡管戴著口罩,記者也能聞到駕駛室里濃烈的消毒水味道。晚上9時許,饒曲夫婦來到了當晚的第二站——湖北六七二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
就在饒曲幫忙卸下物資的時候,一輛運轉病人的救護車呼嘯而至,不停閃爍紅藍燈透出一些緊張感。
“現在這種狀況,給醫院送物資不覺得危險嗎?”
“要對得起我黨員的身份。”饒曲說,“不能都躲在屋里吧,這些事總要有人來做。”
其實,饒曲加入運送捐贈物資的義務大軍也是偶然。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剛從天門回武漢休假的他,在同學微信群中看到消息:一批捐贈醫療物資無法及時送到醫院。
他立馬行動起來。第二天,他開著私家車跑200多公里給5家醫院送貨。“本來加滿油準備春節自駕游的,沒想到派上大用場了。”看到私家車運力有限,他聯系上一位在物流公司工作的朋友,借來貨車送貨。
微信群里,好友問他:“你準備去?”他回復了八個字:“我是黨員,我要帶頭。”1996年,饒曲在部隊入黨。
“你看看,他說的都是些什么!?”劉丹拿出手機給記者看饒曲在群里的留言:“萬一我不幸‘中標’,請大家照顧一下我的家人。”劉丹一字一字地讀著,聲音忽然哽咽,“看到他這句,我當時就哭了。我想著不行,哪能讓他一個人去?我也得去。”
在微信群中,劉丹動情地回復道:“你做任何事我都會支持你……這次我愿意以生命相隨,跟你一起去做逆行者,去送物資……”
看不清的臉,看得見的愛
疫情嚴重,交通管制。然而,逆行的饒曲夫妻并不孤單。
1月29日的路途上,還有對接捐贈方和醫院的志愿者小雨(化名),以及趕來幫忙卸貨的好友密寒。
“我們是昨天送物資時碰上的。饒師傅非常熱心腸。”開著私家車的80后小雨主要幫忙對接捐贈方和醫院,當天貨物較重,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饒曲。
“我非常喜愛武漢,希望武漢能快點好起來。”小雨在武漢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雖然不是武漢人,但是打算在武漢定居。除了參與物資送貨,她還加入到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愛心大軍。“醫護人員就是這場戰役最前沿的戰士。戰士如果不能上戰場,怎么打勝仗呢?”
“我們這些志愿者之前都不認識,但彼此非常信任。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饒曲、小雨加入了10多個公益群,人數少的100多人,多的有400多人。
奔波到深夜,6桶次氯酸鈉已送往各大醫院,還剩2桶因一家醫院沒有叉車難以卸貨,約定次日白天再送。
“那今天就提前收工了。”晚10時30分左右,記者與饒曲劉丹夫婦告別后,突然意識隨行到采訪一晚上,由于彼此戴著口罩,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模樣。然而,記者雖然看不見他們的臉,卻分明觸摸到他們那份對武漢的摯愛。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