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后,CCS大連分社代航看到一線社區防疫工作吃緊,就主動申請成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前往社區進行志愿服務工作。“第一天站崗,搭檔是位 70 多歲的老大爺,我一看年輕人實在太少了,就把我愛人和女兒拽來了。” 就這樣,一家三口成為了守護居民平安健康的攻堅力量。
疫情以來,每日下班后,代航都直奔白云街道康平社區的防疫卡點,他的妻子和女兒早已在這里等候。一張桌子,一家三口,2 月 9 日以來的每一天,他們都會在這里上一個半小時的“班”。他們既是“戰斗員”,協助社區做好病毒消殺工作,也要當“信息員”,摸排社區人員信息,對居民開展體溫檢測,同時還要當好“宣傳員”,把各級指揮部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宣傳給社區居民。每日的檢查點值守工作雖然單一、枯燥,但堅守崗位,終于使命的家風傳承,讓一家三口毫不松懈,嚴防死守。
代航的女兒代紫瑋今年 18 歲,是大連市第十一中學一名高三的學生。當被問起女兒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加入志愿者隊伍是否會影響學習時,代航認為,孩子在學習之余參與這種志愿活動,會對“責任”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懂得在疫情面前,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要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早些時候,大連出現了暴雪天氣,他們一家三口早早來到檢查點值守。這時,在外面站一會兒就手腳凍得發麻,一家三口在檢查點搓手跺腳。完成檢查點的值守任務后,一家三口回家簡單暖暖身子便拿起鐵鍬又出了門,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開始除雪。厚厚的積雪中,那干凈的路面顯得尤為平整寬闊,不知方便了多少行人,而這背后,卻是他們紅腫的手腳和互相看著彼此心疼的眼神。
他們進行志愿服務的社區中有一棟大連 967 醫院的家屬樓,疫情發生后,不少醫護人員都前往武漢進行了抗疫支援。代航說:“雖然我們不能在抗疫一線,但是在社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他們堅強的后盾,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家人保駕護航,也是一份擔當。”
代航一家的家風傳承成為了他們支援一線的動力,塑造了他們一絲不茍的作風,凝結成了他們執著堅守的信念。一家人默默奉獻的事跡也被“學習強國遼寧學習平臺”、“半島晨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真正的家國情懷,用他們的付出和堅守在抗“疫”戰場上樹立起家風好榜樣。父母教會女兒的不是豪言壯語,而是親身示范。當祖國需要時,挺身而出,當人民需要時,迎難而上,這是父母給兒女最好的成人禮,也是將被世代傳承的好家風。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