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前幾天,重慶江津區的村民老胡扛著一籮筐柑橘,踏上了5629次列車。這是一趟慢火車,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運行,穿梭在重慶和遵義之間,沿途經過許多貧困地區,停靠的站點也基本在深山里。火車雖然速度不快,但全程的硬座票價只要23.5元,不僅方便了沿線村民出行,不少貧困地區的老鄉還常常乘著這趟車,往城里運貨做買賣。
“慢火車”速度雖慢,卻為山區百姓搭起了便捷快道,駛進沿線百姓的心坎。“慢火車”暖人心,一列列“慢火車”把惠民的暖意照進了百姓心坎里,成為當地群眾生活、求醫、上學、回家的“生命線”。民心所向,車之所往,“慢火車”契合著人民群眾的需求,可謂是把扶貧關愛精準地送到山民手中,把窮苦落后的百姓精準地送上幸福的康莊大道,給沿線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讓沿線百姓無不為之鼓掌叫好。
“慢火車”速度雖慢,卻為山區人民提供了致富大通道,不斷地改變山區百姓的經濟面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其實,在全國仍有81對慢火車開行在邊遠山區和革命老區。“慢火車”在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鐵路肩負起把貧困移出去,把知識請進來的溝通之路,使得貧困山區的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平常人家,并把外面的世界帶給當地人們,改善了當地人的生產、生活面貌,其創造的社會效益是無法用經濟效益來衡量的。可“慢火車”分布在祖國各地,繪就著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偉大藍圖。以說,在打贏扶貧攻堅戰的大道上,貢獻著鐵路力量。
“慢火車”為貧困地區帶來了希望,為百姓送去了滿滿的幸福。“慢火車”也給當地百姓旅游經濟收入,讓產品走出去,讓知識信心走進來,提升百姓的思想認識,尋找致富的門路,實現更多的思路和夢想。退一步來說,“慢火車”讓久居快節奏生活的大都市的人們來說,慢火車所經之處,是慢節奏的生活方式,是山水之樂,是田園風光,是多氧之地。人們在閑暇之余,外出走走,也給當地的美景、美食作了宣傳,無形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慢火車”已經成為偏遠地區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橋梁,也承載著沿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更是百姓走向幸福路、富裕路、方便路的紐帶和橋梁。
激情和夢想同在、幸福和喜悅同在。“慢火車”承載著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重任,也承載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情懷。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疫情打不垮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擋不住滾滾車輪駛出的堅定步伐。你看,列車上那些勤奮讀書學習的孩子,不正是我們希望之光嗎!產品的推銷不也是奔向致富路的方向嗎!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