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雜志訊 記者:跟你約了好幾次,這次終于見到你了,你平時工作那么忙啊!主要負責的具體工作都有哪些呢?工作十多年來,你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康波:不好意思,本來約好的采訪,卻因為一場雪耽誤了,臨時去驗路,凌晨三點就去了,高速封路,線路停發,后來雪停了,又去路上驗了驗,看看路況能不能通車。今年的雪下得有點勤。很多時候我都在路上,在919路公交沿線測車速、檢查路況,去事故現場。
除了路檢路查,每天要對駕駛員安全叮囑、測酒,還有整理臺賬、處理乘客投訴、查看主動預警系統分析、處理駕駛員違章違紀等工作。919路線路長,山路崎嶇多彎,一大部分高速公路路段社會車輛事故頻發,道路情況實時有變,必須密切關注。不過現在有了高科技,省了不少時間,遠程實時監控就能快速查看車輛行駛情況和駕駛員的行車狀態。行車安全工作任務重,責任重,似乎又看不到,但是一旦出了問題就是關乎乘客生命的大問題。要說挑戰,就是這份責任、壓力太大。做我們這個,必須心細,責任心強,時刻保持警惕。上班時不敢掉以輕心,下班了心里的那根弦也是繃緊的,我整個人的神經天天都是繃著的。
記者:這樣一來工作量豈不是很大?疫情防控時期,你感覺工作內容有什么變化嗎?
康波:工作內容變多了,責任也更重了。疫情防控時期,我們公交人每一個都很忙。我們要輪流在車隊值守,一般一個月中有10天或者更長時間我是吃住都在單位的。平時也必須保證隨時到崗,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現在,除了每天安全叮囑、測酒外,還要叮囑駕駛員戴好口罩、為每位員工測體溫、每天收車后幫助消毒人員給運營車輛消毒等。
非常時期,駕駛員也非常不易,他們手握方向盤,掌握著整車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們的身心都要重點關注。洗手液、消毒濕巾等防護用品到車隊后,我都是第一時間發到職工手中,早一分鐘發放,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疫情剛開始蔓延那幾天,我也加緊了對駕駛員的行車監控。有一回我用實時監控查看駕駛員狀態,發現有一名駕駛員有點特別,開車精神不集中。等他回站后我就第一時間找到他問他原因。跟他談心后才知道,他對疫情不是很了解,有些焦慮。后來我向他宣傳了防疫知識,跟他說了企業這些防控措施,打消了他的焦慮情緒。后來我又觀察了下,他的駕駛狀態明顯好轉了。
記者:你說收車后還要消毒,一般都很晚了吧,每天這樣身體吃得消嗎?
康波:919快公交車從德勝門發的末班車是21:00,末幾班回到場站,一般也要十點以后了,遇上路況不好,會更晚。我們919和919快的運營車輛首末站都要消毒,收車后更要認真消毒。很多同事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顧,我就留下給車輛消毒、更改消毒日期、張貼防疫宣傳提示等。人多力量大,起初是我自己幫忙,后來有的黨員看到了,也都加入了進來,還到線路上路檢路查,一起消滅安全隱患。身體方面還能吃得消,工作的時候有使不完的勁兒,他們都叫我“拼命三郎”,但一回到家基本上是倒頭就睡。
記者:聽說你已經連續42天在崗值守了,下班后主動參與車隊和居住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還遞交了請戰書,都寫了些什么?
康波:公交行業特殊,每次過節都得在崗,習慣了。黨員嘛,有點時間還是要做點什么的。一有時間我就去社區問問我能干點什么,為進入小區人員測體溫、登記這些我都做。
請戰書寫的都是些應該干的事兒。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勞模先進,我深知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的重大任務,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是每名黨員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實際行動,所以我向黨組織遞交了請戰書。我向黨組織承諾,我將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立足崗位切實履行工作職責,隨時聽從車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到組織需要我的地方,發揮好黨員、先進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竭盡全力、服從指令,全力做好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我的一份力量,請黨組織考驗我!
記者:行業確實特殊,一線司售人員會直接接觸五湖四海的乘客,你也經常接觸乘客,每天還要和一線司機在一起,面對當前的疫情,怕不怕?
康波:我也害怕,但全國有那么多黨員沖在一線,冒著更大的風險與疫情作斗爭,還有我們一線的司售人員,他們都不怕,我為什么要怕?況且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口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對車輛消毒、通風等一系列措施為我們保駕護航。
記者:有沒有想對那些關心你的人說些什么?
康波:父母年齡大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今年過年也沒能去看望老人,只是打了個電話問候,妻子忙里忙外卻沒有抱怨。
他們都很支持我工作,父親是老黨員,一直叮囑我說工作第一位,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了。我心里充滿了愧疚。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理解;更感謝領導的關心與信任,把重要的工作交給我;謝謝同事的配合與幫助。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做好抗疫工作,我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文 / 盧嬌 卓亞娟 攝影 / 任銳)
(來稿單位:北京公交集團客八分公司)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