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信號!”
“站內停車!”
“手柄回零,換向中立,注意防溜!”
隨著機車乘務員標準化作業呼喊應答和制動機均勻的排風聲音, 4255次旅客列車穩穩地停在金杖子站臺的“機車停車標”前。
由錦州開往葉柏壽的42556次列車自1975年開行以來,已經走過了45個年頭。起初是為了方便鐵路職工和戰備人員通勤乘車,隨著時光的變遷,慢悠悠的小火車見證了沿線一個個小鄉鎮、小村落近半個世紀的興衰起落與滄桑巨變,火車也由沿途百姓眼中的稀罕物演變成了“招手停”的小火車。
42556次列車共停靠36個車站(乘降所),367公里的路程行駛11個小時,就是這輛“小慢車”,是當地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在“五一”小長假期間,這趟小慢車更成為沿線居民走親訪友的首選。
“師傅,今天勞動節,金杖子車站還有這么多人坐車呀?”站在機車側門處等待值班員發車信號的學員李立根小聲地問開車的司機。
操縱這趟小慢車20多年的火車司機程福偉笑著對李立根說:“山區路陡,長途客車走的少,這個時節老百姓都要靠這趟車,把新鮮的山野菜帶到建昌縣城、發到葫蘆島市,賣個好價錢后再買點種子啊、化肥啊,晚上折返4256次回家,票價便宜,特別方便。”
“程師傅說的對,別小看這列‘慢火車’,這列車沒有臥鋪、見站就停,雖然不能創收盈利,但這是咱沈陽局為山區百姓做的一件貼心事。受疫情影響,如今汽車開的不多,再偏僻的山區只要通火車,日子就有希望。現在國家發展的快了,朝陽地區的京沈高鐵通車了,咯赤高鐵也聯調聯試啦,越來越多的‘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慢火車也不遺余力,帶領山區的老百姓一同奔跑在奔小康的路上!作為機車乘務員,咱們的責任就是平穩操縱機車、讓旅客舒適地乘坐列車,安全正點到達目的。”節日期間現場添乘的黨支部書記王殿海見縫插針又給小立根上了一課。
“發車信號!”
“發車手信號好了。”
一聲長笛,列車啟動了,在大山深處蜿蜒穿梭,將星星點點的村莊、小鎮串聯到魏塔鐵路線上,李立根緊盯著前方的線路,透過一個個山灣,穿過一條條隧道,他感受到的不僅是一道道山水風景線,還有這列公益“慢火車”承載著山區人民的希望和夢想,奔向幸福的大道上。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