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扎西邊宗(中)在丈夫所在單位探親(資料圖)。受訪者 供圖
記者5月18日從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普蘭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獲悉,在這個位于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的邊檢站,流傳著由總長逾百米的火車票“寫就”一位西藏警嫂的“十年”故事。
拉孜縣位于西藏日喀則市,驅車往東400多公里是西藏首府拉薩市,往西800多公里是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對于工作在拉孜縣的扎西邊宗來說,另外兩地一處生活著她的父母和孩子,另一處有她充任西藏移民管理警察的丈夫。
圖為扎西邊宗一家三口(資料圖)。受訪者 供圖
2010年,扎西邊宗與時任西藏公安邊防總隊普蘭邊防檢查站(后改制為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普蘭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武警干部的洛桑扎西結為夫妻。從那時起,她在默默承受長期兩地分居的同時,也為值守邊關的丈夫撐起了家庭的“一片天”。
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只要有假期,扎西邊宗就要乘火車趕回拉薩。2015年底,扎西邊宗的父親突發腦積水導致左半身癱瘓,一度住進醫院重癥監護室,“父親需要陪護,女兒上學也要接送,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母親,幾年下來我乘火車的車票拼在一起有100多米長。”
出于照顧家庭需要,扎西邊宗還主動要求和丈夫分開休假,夫妻倆只能通過手機視頻互訴思念。扎西邊宗說,丈夫守邊,她“守家”,“雖然一加一還是等于一,但我丈夫明白,這其中的價值,要遠遠大于二。”
結婚10年,丈夫在扎西邊宗身邊的時間屈指可數,但她很少抱怨,她說自己對丈夫的理解與支持源自她曾經也有過的“守邊”經歷。
2006年大學畢業后,扎西邊宗來到西藏山南市錯那縣庫局鄉,成為了到該鄉的第一位“三支一扶”計劃志愿者,第一位女干部,第一位大學生村官。交通不便,環境惡劣沒有讓她“打退堂鼓”,一干就是4年。
了解到當地兒童文化基礎差,扎西邊宗主動申請辦起了夜校。村民不理解,她就挨家挨戶登門走訪,和大家一起下地勞動,幫忙做家務,融入鄉村生活。
久而久之,扎西邊宗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認可,夜校的孩子越來越多,從最初的藏語字母教學到隨后的日常知識普及,家長看到孩子每天都有進步,也主動到夜校來旁聽,夜校成為了鄉里“最熱鬧”的地方。
2010年服務期滿,結束“守邊”生涯的扎西邊宗考到拉孜縣工作,開始了“守家”生活,“丈夫在口岸一線工作,只有我可以擔起這個家。家里一切都好,他才能安心工作,這也是我愛他的方式。等父母病好了,他會帶我去旅游,把缺失的陪伴時間補回來。”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