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供圖
兩會連線
今年50歲的趙紅衛,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自1998年博士畢業后,就在鐵路科研崗位奮斗至今。
高鐵屬于世界鐵路科技競爭激烈的領域,其中網絡控制系統更是壁壘森嚴的核心焦點,被稱為列車的“大腦”。“它就像列車的中樞神經,像人的大腦一樣,控制列車是往前開、往后開,或者是停下來。”趙紅衛說。
“復興號”的“大腦”,正是趙紅衛帶領團隊研發的。
團隊從網絡技術最底層開始研究,買不到網絡芯片,就按照通信協議標準進行研制;買不到網卡,就在芯片基礎上研制網卡。就這樣,趙紅衛帶領技術團隊,一一攻破了這些技術壁壘。
趙紅衛清晰地記得,2016年7月15日,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成功完成交會試驗。這一天,中國高鐵一舉創下兩個世界第一:擬運營高鐵動車組列車第一次跑出時速420公里;趙紅衛團隊設計的控制系統,首次讓兩列不同廠家制造的動車組神奇地聯掛在一起。
隨后,趙紅衛團隊又填補一項國內空白——完全依靠自主設計和建設,搭建起一個高速列車網絡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平臺在多條高鐵動車組列車運行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為每條高鐵開通運營提供技術支持。”趙紅衛說,團隊研制的動車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通過了自主化評審,并成功應用于中國標準動車組。
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截至目前,全國鐵路“復興號”動車組日開行數量達到260.5對,可通達23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我國“八縱八橫”高鐵運營網已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3.5萬公里,約占全球高鐵網運營里程的七成。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高鐵,成為新時代亮麗的“中國名片”。
智能、安全舒適和綠色節能,是高鐵動車組的新目標。圍繞這些新目標,中國高鐵已于2019年,在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型“復興號”動車組、17輛編組超長版時速350公里“復興號”,以及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陸續取得突破。
京雄城際鐵路是鐵路人著力打造的新時代中國高鐵建設的標桿和典范,趙紅衛和她的團隊參與了“復興號”京雄城際智能動車組網絡控制系統研發。2019年6月11日,相關技術通過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組織的專家評審。
“京雄城際智能動車組網絡控制系統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增加了智能化模塊,提升智能化水平。”趙紅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20年3月,京雄城際智能動車組樣車下線開展試驗驗證,目前已完成在北京環行鐵道試驗基地的相關試驗驗證,后續將前往高鐵正線開展高速試驗驗證,力爭年底前具備上線運營條件。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