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哥,東桑園站消毒液不多了。”“呂哥,王泉營站噴壺壞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像這樣的電話,呂紅軍不知道接了多少個,對于他來說,每一個電話都是一項任務,都關乎乘客的乘車安全,他絲毫不敢懈怠。
呂紅軍是北京公交集團客八分公司第二車隊的一名行保員,也是一名老黨員,同事都親切地稱他老呂或者呂哥。第二車隊有4個公交場站,每天,老呂都要去每個場站轉一圈,查看消毒情況、測溫情況,傳達集團公司和分公司最新的防控政策。一圈就是20多公里,遇到特殊情況,一天要往返好幾趟。每一批防疫物資到位,老呂都第一時間發放,他說,保障職工的安全,也就是保障廣大乘客的安全。
“好的,我馬上過去。”“別擔心,我來想辦法。”這是老呂電話里常說的話,不論多晚,當出現了緊急情況時,老呂總是以最快速度到達需要的場站。同事都說,老呂就像消防兵,是24小時在線的,隨叫隨到。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24小時待命成為老呂工作的常態。就在前幾天,大風把王泉營場站的防疫帳篷刮壞了,電閃雷鳴,眼看著要下大雨,帳篷壞了,影響了消毒人員工作。當班消毒人員小胡立即給老呂打了電話報告情況。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下班回家的老呂急忙驅車趕到場站,把帳篷支架修好了,并把帳篷的各個角再次加固。等忙完這些,衣服已經被大雨淋濕了。還有一回,消毒人員在給末班車消毒時候,噴壺突然壞了,就差一輛車沒消毒了,怎么也沒法工作了。老呂接到電話后,二話沒說把新的噴壺送到場站,跟消毒人員把最后一輛車徹底消毒后才離開。他說,消毒工作可不能馬虎,必須全面消殺,一輛車也不能放過。類似這種事,發生了太多,就連老呂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他把防控工作的大小事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給人的印象總是嘴角上揚的,可他的身上卻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年3月份他發現左腋下出現囊腫,經常隱隱作痛,去醫院檢查后醫生建議盡快做手術移除。可當時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放心不下,就這么又拖了3個多月,直到前些天疼痛加劇,復查發現囊腫增長的速度驚人,已經重達2.1公斤了,醫生說必須馬上手術,他這才同意。剛做完手術一周,在家休假的他看到新聞說北京新發地發現了新冠病毒,多年的黨齡讓他意識到了當前疫情的新形勢。此時的他又坐不住了,當天下午迅速回到工作崗位。因事發在北京,周邊人有了更深的焦慮感,他一個場站一個場站的跑,一方面查閱權威消息,傳達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緊急辟謠,消除大家的恐慌。一方面,一遍一遍跟著消毒人員給車輛消殺,檢查各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烈日當頭,身為后勤人員,此刻的防疫兵老呂又忙起了防暑工作。“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也要注意防暑啊!”老呂一邊將一箱箱防暑降溫飲料發給一線公交員工,一邊叮囑道。(通訊員/ 賀慧敏)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