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碥站,位于重慶市大足區郵亭鎮境內,隨著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的興建而誕生,從1952年建站算起,已經有68年的歷史。說起長河碥站,很多在成渝線上工作過的鐵路人不禁搖搖頭,因為它是出了名的偏僻,建站至今仍沒有公路可達車站,“手提肩扛”是長河碥站日常生活、辦公用品等采買常用的方式。
長河碥站站長湯泉來到車站已經快十年了。2011年,他來到該站任副站長,走路走了近半個小時,山上稀稀落落住著幾戶人家,翻過一座山后,看見車站孤零零地“鑲嵌”在鐵道邊上。2016年,前站長退休,湯泉成了長河碥站的“領頭人”。
車站現有職工6人,實行 “四班倒”工作制,平時上班1人,如遇防洪等特殊時期,湯泉和副站長張明劍都會守在車站。站里的職工都是鐵路子弟,父輩在這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他們頂替了父輩的崗位,繼續在這里揮灑汗水。
往年7月的重慶驕陽似火,可今年,南方雨水多,長河碥站防洪壓力也比往年大。車站兩端相鄰區間共有2個二級防洪點,7個三級防洪點,6月以來渝西地區普降大雨,長河碥站雨量達到“出巡”警戒值20次,“限速”警戒值12次,“封鎖”警戒值3次。每次暴雨過后,為了確保車站安全,湯泉都會踩著琴鍵般的枕木,走進大山,看看道路旁有沒有滑坡的跡象,如果有,要及時和工務工區的人聯系。
雨下大了、時間久了,湯泉要和炊事員一起,考慮職工的食材,少了不夠吃,多了夏天容易壞。湯泉說,“管站容易、管家難”,好在這里站民關系頗好,在買不到菜的情況下,可以到附近村民那里買。村民們很淳樸,沒有隨身攜帶稱,就半賣半送,價格便宜。“我的菜沒有打藥,你們放心吃,打藥我估計農藥錢都賣不出來哩”,為了讓大家吃得放心,村民偶爾還會與湯泉說笑。
夏天雨水多,草長的快,有時候下班回去才走過的路,上班來就“不見”了。湯泉還常提醒休班、接班職工,上下班途中注意安全。
小站鐵路人,因小站而存在,因淳樸而可愛。日升日落,春去秋來,湯泉默默守護著鐵路的暢通,守望著小站上的安寧。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