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西治沙點工作人員編制防沙網格。
8月的內蒙古額濟納酷熱難耐,烈日炙烤著大地,曬出片片皸裂的痕跡,熱浪夾雜著細沙,將臨策鐵路裹在黃沙的世界里。在臨策鐵路兩側,連綿起伏的防沙網格隨風擺動,猶如一條“哈達”順著鋼軌綿延至遠方,天鵝湖西站附近的鐵路治沙作業點,治沙人正在緊張有序忙碌著編制防沙網格。
天鵝湖西治沙點工作人員編制防沙網格。
治沙人員蹲在沙窩里,瞇著眼睛手拿細鐵絲,將尼龍網穿起并迅速在已經深埋進沙地里的竹竿上繞一整圈,再用左手上早已準備好的小鐵鉤熟練地插進鐵絲環,旋轉幾圈后,一個標準的防沙網格就形成了。
治沙網格。
“這些網格要做得緊貼地面,網面要繃直,這樣才能夠提高網格的受力,把積沙圍住”。中鐵呼和浩特局臨策鐵路基礎設備管理部(以下簡稱臨策基礎部)天鵝湖西治沙點隊長楊烏拉指著身后的網格介紹著。一排排網格密密麻麻,順延在鐵路兩側,網格里的積沙被圍地滿滿,像被一把把鎖“鎖”在網格里面。
高立式沙障。
為減少和降低風沙對鐵路的侵害,臨策基礎部治沙人常年駐守在大漠戈壁“無人區”,探索出一條以工程治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的防沙治沙之路,他們采取“高、中、低”尼龍網格相配套的方式阻沙,修建層層防沙障,阻擋遠處流動沙源和穩固線路兩側浮沙,在沿線防沙網格中種下了耐旱易活的梭梭、棱條、紅柳等植物,利用這些耐旱植物的生長有效“鎖住”沙地水分,形成區域性的“小生態”,防止沙害蔓延鐵路。
天鵝湖西治沙點工作人員編制防沙網格。
據臨策基礎部治沙車間主任張宏杰介紹,臨策鐵路全線共有治沙點9個,從2009年線路開通至今,共計人工造林151.369公頃,修建高沙障909.95千米,治沙網格1510.35萬平方米。在臨策治沙人十年來的艱辛付出下,線路沙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從最初開通時沙害地段超65%,客運列車由因線路沙害時走時停,每周才能通一趟,到現在線路沙害壓縮在約35%,線路暢通無阻,客車每天一趟,按時到達,切實保障了臨策鐵路全線的安全運營。
沙子被固定在網格中。
風沙不止,治沙不停,臨策基礎部的治沙人日夜堅守、無私奉獻,在大漠深處的“生命禁區”里,抵御著風沙對鐵路的侵襲,克服著惡劣自然環境的不便,忍受著遠離城市喧囂的孤寂,奮力防沙治沙,保障著被阿拉善農牧民稱為沙漠“天路”的暢通無阻。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