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彬和發電車組的工友處理機組故障。
8月的羊城,酷熱難耐,氣溫一度高達35℃,在戶外走個幾步便是全身濕透。但在廣鐵集團廣州車輛段的車間內,有這么一群車輛人,他們攀車頂,鉆股道,巡車廂,在烈日的“炎”峻“烤”驗下,揮汗如雨的進行著車輛檢修作業,默默守護著列車安全。對他們來說,8月的溫度是50℃、60℃、70℃。
劉文杰認真檢查制動機。
50℃,是柴油發電車機組長時間運轉后的機房。發電車班的李育彬和工友們正緊鑼密鼓地往車上搬運材料和工具,一同搬運上車的還有幾大箱礦泉水。近50℃的高溫下,即便什么事都不做,光是站在那里,幾分鐘內也是渾身濕透。柴油發電車負責全列電氣設備供電,若是保養耗時過長,將影響后續列車空調、電氣設備的試驗檢查。李育彬和工友們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三臺柴油發電機組的保養。他們需要更換150L柴油機潤滑油以及不同規格的燃油濾清、機油濾清等18個。除此以外還需要對油路、水路、發電機進行反復排查和試驗,確保設備技術狀態良好。
50℃的高溫作業就像是一場超級桑拿,汗水順著衣服、褲腳不斷往下滴,李育彬不時拿出礦泉水,大口大口地往下灌。“這種大瓶的礦泉水,要喝兩瓶才舒服。”他告訴記者,“我們發電車班一個檢修作業下來,要喝掉3-4箱水。”
60℃,是列車制動盤傳來的熱浪。檢日班的劉文杰把臉湊得很近,專心致志地盯著制動機,仔細檢查,不時用檢車錘輕點零部件,敲擊的聲音和手感,是他判斷部件狀態的重要依據。升騰的熱浪把他的臉烤的發紅,豆大得汗珠止不住地滑落,一會腳下就是一大片濕跡。“必須要湊得夠近才能把最細微的問題都檢查清楚。”他一邊貓著腰對列車狀態進行檢查,一邊告訴記者,“閘片偏磨幾毫米,就會影響行車安全,這可馬虎不得。”每一列車劉文杰都要在地溝里、列車下來回行走5-6趟,步行上萬步才能把檢查和試驗項目全部完成。
駱春良處理空調故障。
炎熱的夏日里,檢日班還有許多和劉文杰一樣的檢車員們堅守在崗位上,他們每天都在烈日下來回奔忙,步行近十公里。地溝里悶熱潮濕,剛入庫的列車似乎還帶著運行了一整天的火氣,撲面而來的熱浪反復蒸干汗水,在工作服上留下一圈圈白色的鹽漬。烈日毒辣,往年的老師傅們常曬得手臂通紅、脫皮,直到近些年,檢日班的年輕人發現冰袖能有效防止曬傷,于是冰袖也成了老師傅的標配。而劉文杰等年輕人也學會了檢日班老師傅們喝熱茶的習慣,對于長時間戶外高溫環境下作業的檢車員們來說,溫熱的茶水下肚比起冰鎮的汽水更能消暑解渴。
70℃,是暴曬一整日后的列車頂棚。庫日班的駱春良穿著厚厚的工作皮鞋,依然能清晰感受到鞋底傳來燙腳的溫度。頂棚太燙沒辦法坐,駱春良就半蹲著,用萬用表一個個觸點測量,由于戴著手套手指不夠靈活,為盡快修復故障,確保列車能夠按時出庫發車,他摘掉手套任由手指燙的通紅,卻一點沒有減慢作業進度。
夏季高溫炎熱,列車空調機組運行情況不僅直接影響旅客乘車體驗,更與列車運行安全息息相關,旅客列車空調制冷功率約相當于四十臺家用空調,無論是因短路或是線路老化等原因誘發電氣火災或漏電,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庫日班的檢修員們對待空調故障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擰好列車空調不銹鋼蓋板的最后一顆螺絲,處理完故障,駱春良身上的安全繩都浸透了汗水,他緩了緩,歇了一會,才慢慢的站起來。“高溫高空作業體力、精力消耗大,久蹲過后最好不要立刻站起,防止供血不足暈倒。”劉普寧說,“這都是一代代庫日班的前輩傳下來的寶貴經驗,也是我們車輛人都會注意的安全細節。”
刺眼的陽光下,一個又一個像李育彬、劉文杰和駱春良一樣的車輛人,正在揮汗如雨卻又一絲不茍地完成他們的檢車作業,或許久居嶺南的人,總能習慣30多攝氏度的天氣,但廣鐵車輛人卻用50℃、60℃、70℃的堅守,保障著列車安全,給乘客帶去26℃的舒適體驗。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