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訪惠聚駐村干部、支教干部、掛職干部
近期,來自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黨委發起的視頻連線、線上慰問,牽動著派出的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支教干部、掛職干部的心弦,從海拔4100米的大山草場到輪臺的百畝杏園深處,從脫貧攻堅主戰場國家級貧困縣阿克陶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和田地區的支援,溫情暖語、濃濃牽掛直線到達。
支援南疆建設 追尋詩與遠方
“出門在外,保重身體,好好鍛煉,家人們盼你們早日歸來!”與和田地區掛職干部團隊的視頻連線,1300公里外的溫馨話語絲毫沒有距離感。這是庫爾勒公路管理局支援南疆建設的5名掛職干部,有年輕的小哥哥、小姐姐,有帥氣大叔,掛職期間收獲堅強執著、收獲經驗歷練也收獲著來自“家人”的牽掛與支持。
隱藏在稚嫩笑臉中的詩與遠方
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這是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駐克州國家級貧困縣阿克陶支教干部們的心聲,洗手、洗臉、吃飯、睡覺,拼音、兒歌、國語、古詩、游戲,細碎的關愛融化在每天8小時的陪伴里,這是屬于年輕的支教干部們的詩和遠方。視頻連線時支教干部們還在完善為孩子們制作的各類教育主題墻,盼著孩子們早日歸園。
結在樹上腳踏實地的詩與遠方
在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駐瓦石峽鎮烏都勒斯塘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和輪臺分局駐陽霞鎮烏尊布拉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們的眼中,詩和遠方的體現就是掛在樹上的紅棗和杏子變成果農們手里一疊疊的鈔票。“詩”是利用一切媒體直播帶貨推銷杏子時的宣傳語,“遠方”則是千里之外來拉運紅棗的貨車和快遞小哥手中一張張發往幾千公里外的快遞單,辦實事就是最要緊的事,視頻連線中隊員們連上掛著笑容,用一句句“挺好的,放心吧”回應著來自“家人”關懷與牽掛。
從貼心服務中找尋自己的詩與遠方
入戶走訪、解決困難,與村委會成員和社區工作者深入村民住戶家中,漸漸變成“萬事通”,變成群眾的“貼心人”,這是庫爾勒公路管理局和碩分局駐明珠社區訪惠聚工作隊、尉犁分局駐團結鎮孔畔村訪惠聚工作隊、焉耆分局良種場訪惠聚工作隊、且末分局駐且末縣奧依亞依拉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們的成長,從青澀的工作小白到處理問題的多面手,種在心里的是他們來到訪惠聚工作隊時的使命,無論身在曠野還是身處茅廬,初心不改。面對“家人”的問候與牽掛,溫暖溢于言表,雖然多日不見依然親切親密。
大山草場 繁星下的詩和遠方
最高海拔4100米,這里是離星星最近的地方。大山深處、牧區草場,這是庫爾勒公路管理局阿爾金山分局駐鐵木里克村“訪惠聚”工作隊、若羌分局駐依吞布拉克鎮依吞布拉克社區、祁曼塔格鄉祁曼塔格村“訪惠聚”工作隊、和靜分局、巴侖臺分局聯合駐額勒再特烏魯鄉額勒再特烏魯村訪惠聚工作隊這三支大山中工作隊的環境實景,高海拔的不適與艱苦環境的考驗,都消散在牧民爽朗的笑聲中,都消散在草場漫山遍野的牛羊中,消散在夜晚漫天閃爍的繁星里。來山里的游客說“這里是‘詩和遠方’的故鄉”,工作隊員們說“我們是這里‘詩和遠方’的一部分”。暖心關懷傳遞到大山的時候,隊員們剛從牧民家中返回,迎著晚霞踏著星光感受“家人”的牽掛與溫暖。
溫暖還彌留在心間,肩上的任務卻已經催促著前行的腳步,愿這些出征在外的“戰士”,接續努力、不辱使命,早日凱旋。(孫晶超)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