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新冠疫情考驗的2020,從各種網課到精準防控下的教學恢復,教書育人這項工作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東航研發中心,擔當著民航育人高地建設責任的東航教員們也同樣在堅守著這個特殊的年份。而對他們來說,無論疫情沖擊,或是專業領域的其他困難,都不能阻擋他們的接力前行。東航研發中心飛培部門的師徒兩代教員:顧明明和趙倩,他們的育人生涯,就是其中的縮影。
與民航改革相伴,破冰飛培育人事業
1979年,顧明明懷著藍天夢想,考入中國民航大學的前身民航高專,1983年,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原民航上海管理局航修廠從事外場機務工作。
工作中的顧明明。東航研發中心供圖
1987年,伴隨民航改革,東航飛行培訓中心前身民航華東管理局飛培中心成立。早年的中國民航,曾經作為空軍單位依托部隊的飛行員培養體系,但在改革之后,民航業開始著手探索,如何轉型打造更符合自身行業特點的育人機制。初創期的民航飛培急需地面教員,作為上海航修廠的優秀員工,顧明明被調入其間。
早年赴美學習的顧明明。東航研發中心供圖
雖然有著堅實的技術能力底子,但從優秀的民航職工轉型為優秀教員,顧明明還需要學習很多,年輕的中國民航也需要借鑒汲取全球民航業的先進經驗。1987年10月到1988年2月,顧明明赴美,到原麥道公司飛行培訓中心接受MD-82地面教員培訓,這4個月的學習經歷,為他后續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麥道公司資深教員的授課和帶教,顧明明對如何做一名專業的民航地面教員、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遞給民航學員,有了直觀而深入的認識。結束在美培訓、回到國內之后,顧明明和同事們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努力。
從1臺模擬機起步,建起研究培訓高地
東航飛培中心成立之初只有1臺MD-82模擬機,全部的教學資料都是英文原版的幻燈片,每張只比郵票大一點,上面的字體小如螞蟻。這樣的幻燈片有幾十盒、上千張,涵蓋了MD-82機型的各項知識。為了備課和方便飛行學員學習,顧明明和同事們要用特殊的放大鏡,先自己一張張學習吃透,再用手寫的方式一張一張翻譯成對應的中文教案,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課件體系。如今,這套全手寫的翻譯資料早已靜靜地存放在東航研發中心的資料庫中,成為記錄飛行培訓歷史的珍貴坐標點。
從這個坐標點開始,麥道、波音、空客……東航的飛培育人事業,負重前行,破冰、完善著一個又一個民機序列、一款又一款機型的課件建設,讓一批批東航飛行員能在國內接受越來越完備的培訓教育。
“今天,東航最寶貴的資產,不是飛機,而是我們手中的大數據”,2017年6月23日上午,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對東航的管理團隊、業務骨干們如是說。他致辭的現場,正是東航技術應用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東航研發中心的掛牌,使得整個大東航旗下分布在上海各處乃至不同省市的各類研究與培訓資源得以有效整合優化,東航飛培中心也加入其間,讓東航的民航育人高地建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接力課程建設,為飛培育人注入新鮮血液
讓顧明明和東航前輩教員們欣慰的是,掛牌之際開始的夢想,正在一天天實現,特別越來越多的新一代東航年輕教員正在成長起來,為培訓育人事業注入新鮮血液。顧明明帶教出的東航研發中心年輕地面教員趙倩就是其中之一。
授課中的趙倩。東航研發中心供圖
趙倩2016年從中國民航大學畢業后,來到了當時的東航飛培,隨著東航研發中心掛牌,又成為中心教員隊伍的一員。彼時正是東航引進波音787、空客A350等新一代寬體客機的關鍵節點,新機型課程、教案的開發任務撲面而來。
而隨著全球民機市場、產業結構的變化,東航的教員們又面臨著全新的考驗——國際民機制造商因為商業模式的變化,越來越把飛培業務作為新的利潤點,而不再像當年的麥道那樣,為用戶開展地面教員培訓服務。為了更有效地建立企業自身的人才培養能力,在顧明明這樣的前輩帶領下,趙倩和年輕同事們,加入了為新機型編撰課件的行列。
趙倩前往民機制造企業,按照飛行員的模式接受培訓,再和同事們協作打磨,像30多年前的前輩們一樣,探索如何把掌握的知識技能,轉化為合適于教學的課件。而東航近年來的信息化、互聯網化建設,也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新教學手段、新課程工具,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最終完成了東航研發中心的新機型飛培課程開發。目前該系列課程已經在東航投入使用。
時光荏苒,在一代代教員的接力中,東航的民航育人高地打造從未止步,這家民航央企“世界一流”的建設,正在人才維度上持續成長。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