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將中央精神落實到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交通運輸系統第一線,一定要讓應急物資運輸一路暢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許寶利深入湖北省、武漢市防控指揮部、機場、車站、碼頭和物流園區,醫療隊駐地,社區小區等,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他還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運輸問題,做好援鄂醫療隊撤回的交通保障……他的工作受到中央指導組領導高度肯定。
日前,許寶利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交通工具可以一時停運,但交通人一刻也不能停歇。”許寶利如是說。
義無反顧赴前線
1月22日,交通運輸部啟動疫情防控二級應急響應后,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許寶利擔任運輸保障組執行副組長。當日,他所在的運輸服務司起草并發出了做好應急物資運輸保障準備工作的通知。“這是交通運輸部向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印發的第一份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許寶利說。隨后他們又根據交通運輸部聯防聯控機制要求發出了兩份明傳電報,首次提出了“三不一優先”政策,組織各地開展儲備應急運力、應急運輸人員培訓等一系列工作。
1月26日正月初二傍晚,許寶利得知被抽調進入中央赴湖北指導組,讓他想起自己1983年大學畢業時,在畢業志愿書中填寫的第一志愿——到“前線”去。
“‘上前線’是我一生的夢想。沒想到,當年沒能實現的愿望今天終于實現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央指導組,能在關鍵時刻擔此重任,心里只想著如何完成任務、不辱使命。”許寶利說。
當日晚上11時,許寶利忙完手頭工作回到家后,不停回放大年初一的新聞聯播,反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當妻子發現他反復看新聞時,許寶利才說出了要去武漢的實情。
“她沒攔我,只問了去幾天。我說‘只有出發的命令,沒有回來的時間表。’她就立馬幫我收拾衣服去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讓許寶利感到心里很踏實。
1月27日正月初三,武漢“封城”第5天,疫情發展到最嚴重的時候,許寶利奉命從北京趕赴武漢。他知道,“前線”很危險,但必須一往無前。
守護“生命大通道”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下設7個組,許寶利和交通運輸部派出的另外3位同事都被分在了保障組,重點任務是加強對一線工作的指導,協助湖北省、武漢市做好疫情防控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盡管思想上有所準備,但眼前的景象,還是讓許寶利“捏了一把汗”。九省通衢的武漢大街上空空蕩蕩,與印象中的人山人海形成了鮮明反差。最熟悉的幾個長途汽車站都是大門緊閉,許寶利感受到了沉重的擔子。
保障湖北特別是武漢市疫情防控物資需要是重中之重。在中央指導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許寶利向中央指導組領導莊嚴表態:交通運輸系統已經進入戰時狀態,做好戰前動員,運力儲備充足,時刻聽從召喚,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將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到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交通運輸系統第一線,保證完成應急物資和醫療人員運輸任務。
許寶利知道,當前的關鍵問題是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交通運輸部的各項工作安排落實落地、工作抓小抓細。抵達武漢后,他立即行動起來,走進防護服生產車間,來到車站碼頭,深入社區街道,趕赴部隊醫療隊駐地,到省市指揮部與交通運輸部門同志商量工作……許寶利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白天外出調研、晚上參加例會、深夜整理材料。“他有些基礎病,忙起來總是忘吃藥。”許寶利的妻子天天打電話,提醒他按時吃藥。
武漢“封城”以后,水陸空郵“生命大通道”運輸日夜不停,4萬多名醫護人員、數百萬噸物資裝備從四面八方馳援武漢。進鄂應急物資道路運輸中轉調運站是交通運輸保障的重點。在5個中轉調運站的建設過程中,許寶利一一進行了實地督導,協調解決了衛生防疫人員不足等多種困難。2月3日,5個進鄂應急物資中轉調運站全部設置完成。
許寶利協調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部門和企業,快速解決援鄂醫護人員滯留機場問題;協調各地解決運輸應急物資車輛通行問題;幫助口罩生產企業解決口罩機運輸問題;協調解決醫藥物流企業快速辦理車輛通行證問題;協調解決援鄂醫療隊撤回交通運輸保障問題……類似的協調溝通、指導督導還有很多。“交通運輸是生命線,保障政策晚出臺一天,應急物資晚運到一天,很可能會影響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很多工作要力爭做在前頭,戰時狀態就要有戰時的打法。”許寶利斬釘截鐵地說。
在做好保障組工作的同時,許寶利堅持連夜總結當天調研情況,將地方經驗和問題及時向中央指導組和交通運輸部報告。他總共起草提交了20多份報告,總字數超過10萬。“近些年出差調研報告多由年輕同志執筆,如今全部要自己動手,好像又回到了從前。”年近60歲的許寶利笑著說。
平凡感動存心間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抗疫斗爭中,交通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許寶利動情地說,在武漢的日子里,無論是在機場、高鐵站、轉運醫療設備和醫藥物資的貨場,還是在醫院、商超、社區……處處都能看到交通人忙碌的身影,盡管大家分工不同,但都在為戰勝疫情拼搏著、堅守著。
“回想那段日子,我常常被身邊同事的經歷所感動。”許寶利說,“一位同事的父母就住在武昌,但他一直沒有時間去看望他們。直到疫情好轉,他和老父親才隔著小區緊閉的大門匆匆見了一面。還有一位女同事,原本計劃正月初一和丈夫孩子回老家過年,武漢疫情暴發后,她毅然選擇留了下來,主動請戰參加疫情防控,一干就是兩個月。”
“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打響以后,我時刻提醒自己:一步不能錯、一刻不能停、一件事不能耽誤,堅信只要每個人都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許寶利堅定地說。
3月底,在武漢奮戰了60天的許寶利回到北京。集中隔離期間他的心依然牽掛著武漢,始終保持與在鄂同志的密切聯系,繼續做好援鄂醫療隊撤回的收尾工作,直至4.2萬余名援鄂醫療隊隊員全部安全撤回。
疫情防控雖然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這是一場絲毫不能松懈的持久戰。4月8日以后,東北出現了散發式疫情。國家醫療隊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移動P3試驗車前往黑龍江綏芬河、牡丹江和吉林舒蘭支援。接到任務后,許寶利立即協調部公路局和沿線交通運輸部門,并一直持續跟進,保障P3試驗車的快速安全抵達和順利返回。
“這段經歷將令我永生難忘……”許寶利說,“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確實造成一些影響,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失去的損失奪回來。”
在日常的高壓狀態下,許寶利就像一臺永動機,很難有完全放松的狀態。現在,他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為了如期完成建制村通客車任務,許寶利和同事們又奔赴西藏、海南進行督導和調研。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