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間臉上總是掛著憨厚的微笑,他所在的班組不論是新入職新工,還是工作多年的老職工,只要提起他,大家都豎起大拇指,工區職工鄒無忌說:“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越努力、越精彩’”。他就是廣鐵集團肇慶工務段陽西高鐵路橋車間恩平路橋檢查工區工長關琳。
勤奮好學練就本領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他珍惜韶華、不負青春,2014年7月進入肇慶工務段北江橋隧車間大沙橋隧養修工區擔任橋梁工。當他第一次穿上工務作業服,這個青澀內斂的男孩心里充滿自豪。他說:“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孩子,成為鐵路工務人我感到非常榮幸。”自此,他心懷感恩踏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工作中他虛心向工區老職工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職工請教。工區老職工說:“關琳謙虛、好學”。2014年,工作兩個月的他,第一次參與北江橋明橋面橋枕制作和更換,作為剛入路新工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他卻沒有畏懼和退縮,他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把制作橋枕的尺寸,以及所使用的工具都認真的記到自己的本子上”。白天跟著工區師傅們認真學習橋枕制作的方法。晚上對著筆記本對白天所記錄的數據進行再次驗算。早上別人還沒起床,關琳就拿著工具在工區院子里從計算、找平、畫線等每一環節進行模擬操作。業精于勤,他憑著自己的刻苦鉆研和勤奮好學,熟練地掌握了橋枕的制作程序及技巧。2016年參與珠江橋的明橋面橋枕制作和更換時,他能獨立完成制作橋枕的各項作業。2019年7月,關琳參加段職業技能競賽,獲得段全能第二名、實做第二名,理論第二名;2020年6月參加段級職業技能競賽,獲得段全能第一名、實做第一名,理論第一名。
俯身實干崗位成才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崗位堅守好也是不平凡,這是關琳對自己工作的定位。2018年3月,關琳被段抽調參加深湛鐵路江湛段的提前介入檢查及靜態驗收工作,他白天跑現場,晚上做資料,每天平均休息不到6個小時,外業內業都做的井井有條,身上有股“拼命三郎”的勁頭。路橋介入組組長劉樹燦說。
為積累日常高鐵檢查維修技術,保證深湛鐵路江湛段安全開通,他在網上翻閱大量資料,勤檢查、詳記錄、多學習,檢查出的問題及時解決。他積極與施工單位溝通有關技術問題,期間解決問題十余項。由于業務能力突出,2018年5月被推選為陽西高鐵路橋車間臺山路橋檢查工區副工長。
2019年1月,集團公司安優線現場觀摩會在深湛線陽西綜合維修車間召開,橋隧組的任務是操作軌道車高空作業斗進行全封閉聲屏障檢查作業,關琳被推選為橋隧組操作手,2018年12月被安排到韶關機務實訓基地進行軌道車作業斗學習,只有短短的七天學習時間,時間緊、任務重,但他卻沒有退縮,他總說:“青春是用來奮斗的,面對新的任務新的壓力,應該以新的面貌、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迎接新的挑戰,在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進步”。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熟悉遙控器和操作作業斗,他每次都是提前半小時到達訓練基地,他說:“提前半小時一天就多出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想要作業斗快速精準到達指定位置進行檢查,就要熟練掌握吊臂各種動作的組合及熟悉遙控器23個操作鍵的功能和位置。白天除了認真跟老師學習操作程序和吊臂動作外,晚上回到宿舍還進行模擬操作演練。通過他的勤奮努力,學習第四天就能夠熟練掌握遙控器和吊臂各種動作的組合,精準性和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觀摩會當天順利完成操作檢查任務,這也是工務系統首次操作高空作業斗并進行全封閉聲屏障檢查作業,并獲得上級領導的認可和段通報表彰。短短5年時間,他從一個稚氣未脫的學習橋梁工,迅速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2019年被肇慶工務段評為第八屆“最美肇工人”。
踏實認真展示榜樣力量
從普鐵到高鐵,不同崗位的他,總是以火一般的熱情,把技術學精,把工作干好。2019年11月,針對深湛線江湛段鐵路外部環境隱患整治工作,作為副工長,積極配合工長,主動與地方政府協調、溝通,對工區管轄41km沿線存在安全隱患的108處問題及時跟蹤、整改、銷號,平穩有序地完成整治工作。由于路程較遠,每天早出晚歸,中午就在車里瞇一會,他這種對干好工作的執著,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工區職工陳永暉說。
在疫情面前,堅守崗位。他說:“特殊時期,戰“疫”如戰役,也是檢驗黨員戰斗力的戰場,要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春節過后,他每日測量在崗職工體溫,協助工長對工區人員進行逐一排摸,建立臺賬,實時掌握職工動向。每天對工區辦公室、宿舍、工具房等公眾場所和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積極配合工長不僅確保了工區職工無感染病毒,也確保了高鐵設備安全。由于勤奮努力,業務能力突出,2020年9月被推選為恩平路橋檢查工區工長。他說:“要始終相信,在默默堅守中會收獲別樣的精彩。”2020年7月被廣州局集團公司評為“2019年度優秀青年大學畢業生”。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