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材高大,行走如風,聲若洪鐘。不熟悉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名尿毒癥患者。正如他在日記里寫道:“選擇人民警察這個職業,是我這輩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只要還能下床,我就要回到崗位上。”
他就是河北省邯鄲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開發區一大隊民警張文堂,頑強、堅韌、敢于迎難而上,以超然心態挑戰生活,以必勝的勇氣與病魔搏斗。
透析治療12年,手臂扎下2000余針
2005年,張文堂從部隊轉業到邯鄲公安交管戰線。30歲出頭的他,精力充沛,滿懷憧憬,立志要干一番事業。然而,2009年春天,張文堂被診斷患有尿毒癥。重病紊亂了他的機體內環境,也攪亂了他的生活。
起初,張文堂的姐姐聽說腎臟移植可以醫治尿毒癥,便到醫院做腎臟配型檢查,結果希望落空。張文堂患有高血壓的哥哥配型雖然成功,但因為生命風險大,醫生建議放棄,希望又破滅。他的妻子要捐獻自己的腎臟,但這樣的話會出現排異,不但妻子健康得不到保證,還會連累整個家庭。
2010年春節前夕,北京的醫療專家傳來喜訊,有腎源匹配成功,希望張文堂盡快接受移植手術,但手術費用昂貴。張文堂當時剛買了房,妻子在家照顧孩子,全靠他的工資養家糊口,哪有錢去治病。雖然親朋紛紛伸手援助,組織也捐了款,但仍是杯水車薪。張文堂的妻子執意賣房為他治病,可他斷然拒絕,毅然選擇血液透析治療。
如今,張文堂已透析治療近12年,一切艱辛都印刻在他手臂一道約20厘米的傷疤上,那是2000余個針孔密密排列而成。他每周做3次透析,每次透析4個小時,之后身體會大量失水。為防止血液中水分增加過快,他必須嚴格控制液體量,連喝水都不敢超量。整個過程的痛苦和煎熬,常人難以想象。
“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公安交管事業”
為了維持生命,張文堂生活得異常辛苦。病魔折磨帶來的心理壓力和恐懼,一度讓他萬念俱灰:“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看到保爾·柯察金的這句名言,張文堂豁然開朗——生命雖然短暫,但要活得有價值。
病情穩定后,張文堂要求歸隊。為父母、為妻子、為兒子,更重要的是為他的事業。因為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名人民警察,責任感敲打著他的神經,他必須迎難而上。
考慮到張文堂的身體狀況,支隊計劃把他安置在機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他婉言謝絕了領導的好意,他熱愛基層工作,不喜歡坐機關、“爬格子”、發通知……那不是他想要的工作。在確認他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隊領導將他安排在離家較近的市委執勤崗點。
張文堂所在的應急處突中隊承擔處置緊急突發事件的任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平時屯警街頭,開展巡邏工作。對于張文堂來說,工作時間確實漫長。家人不放心,領導更不放心,三番五次動員他去支隊機關工作,但他不肯。
張文堂堅持上班,同時要血液透析,一周3次必不可少。他每次透析都消耗大量體力,身體虛弱,兩腿發軟,需要靜養休息,以便恢復肌體平衡。而他有時剛做完透析便上崗了,有時剛下崗就去做透析。家人勸他和同事換班,可他說:“病是長期的,總不能每次都找同事換班吧,大家都有自己的事。”
2019年12月,邯鄲交警支隊與巡警支隊重組為交巡警支隊,張文堂被分配到交巡警支隊開發區一大隊,單位離家遠了很多。在此之前,同事勸他和領導反映實際困難,調整下單位。而他說:“警種融合,涉及人員多,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人,別給組織添麻煩了。”
張文堂像其他民警一樣,每天早點名、早晚高峰執勤、平峰交通違法治理、夜查帶班是他的日常工作。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期,在馬路中央一站就是1個半小時。有時群眾來咨詢事情,他話說多了,嗓子干啞,但他又要控制飲水,無奈的他只好含水漱口,潤潤喉嚨。工作繁重時,張文堂的身體會出現浮腫,疼痛嚴重時連走路都困難。
“所有行動就是最好的回答”
張文堂每周透析3次,支隊領導怕他吃不消,特批他病休。但他堅定地說:“工作是我的精神動力,是我的生命源泉,不讓我工作就等于要我的命。”
尿毒癥患者最需要的是休息,可張文堂從來不聽勸,還主動提出帶班夜查,甚至擅自改動治療方案。他一周需要做3次血液透析,最佳方案是每周二、四、六各做一次。可他為了方便單位排班,要求醫院每周一、四、六做透析。醫生無奈地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病人,到底誰是醫生?”
2019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張文堂到醫院做完透析后回家吃過晚飯,便到邯臨路開展夜查行動。
23時45分許,張文堂和同事查處一起醉駕行為,對駕駛人抽完血后,他們要趕赴邢臺的一家醫院進行血液酒精含量檢測。同事們勸他別去了,他卻說:“工作不能半途而廢,要做就做好。”次日凌晨2時許,他們返回邯鄲途中突然起了大霧,能見度僅50米遠,高速公路封閉,只能走省道。他一直堅持到凌晨5時回到單位,才和衣而睡。
今年1月,面對再度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張文堂竟然連夜寫了請戰書,主動請纓要求到抗疫一線去。他說:“在這個節骨眼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我不能因身體原因就放棄、講條件。”最終,張文堂和32名同事在黨旗下一起莊嚴宣誓,奔赴抗疫一線。
從警16年,透析之路就有近12年。張文堂克服病痛、忘我工作,正如他在支隊先進典型發言中說的:“不要問我值不值得,我們所有行動就是最好的回答。”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