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悠悠綠水。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橙色的渡船從曲尺交灘渡口順利起航,白色的海巡艇也緊隨其后,這是重慶巫山海事處正在給學生渡護航。二十年來的每一個周五,海巡艇都是這樣守護。
二十年風雨無阻堅守,7000多天傾心真誠守護,3200余次出艇現場護航,換來的是80余萬人次學生安全往返和二十年來轄區無一例學生渡渡運安全事故。二十年來,重慶海事人從未間斷對學生渡運的守候、對渡船船員的安全培訓和熱情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為學生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一支護渡接力棒
悄然傳遞二十年
6月25日上午11時,重慶巫山海事處巫峽執法大隊隊長黎安春照例帶著執法人員乘海巡艇準時從巫山海事躉船出發,前往曲尺交灘渡口。
經過30分鐘航程,海巡艇順利抵達曲尺交灘渡口。一下海巡艇,黎安春就帶領著海事執法隊員一頭“竄”進停靠在渡口的“鄉村渡運009”,對船舶進行安全、防污染等各方面檢查。
黎安春邊檢查邊說道,這艘船是去年剛剛換的新船,船上雖然配置了128件成人救生衣,6件兒童救生衣和4個救生圈,還隨船配備一名救生員,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每周還是要對它進行例行檢查。“因這事關學生渡運安全,一點兒也馬虎不得。”黎安春認真地說。
一番細致地檢查后,已經中午12時05分,站在渡口,遠遠望見從山上排著隊走下來的曲尺鄉東莞初級中學學生,黎安春一行來到船頭,已做好了維護秩序的準備。
“同學們排好隊,不要亂跑,上船要穿好救生衣,在船艙中坐好,不要嬉戲打鬧。”學生一到渡口,黎安春一行就開始熟練地“吆喝”起來。看見眼熟的那身海事制服,學生們紛紛熱情回應,并認真穿好了救生衣。
12時15分,看見學生們都平安登上了渡船,黎安春一行返回海巡艇,準備護送渡船平安渡江。站在海巡艇船頭,黎安春望著渡船內活潑可愛的孩子,嘴角向上揚了揚,喃喃自語了一句:“二十年了啊!”
黎安春是一位雙鬢已經微微斑白、臉頰黝黑發亮的敦實漢子,幾乎見證了學生渡的發展歷程。他介紹,2002年,三峽庫區開始蓄水,位于長江南岸的大溪鄉中學撤銷,數千名學生全部搬遷至長江北岸的曲尺鄉東莞初級中學學習。家住長江南岸的學生由此面臨需乘坐渡船上學、回家的情況。
渡船會不會超載?孩子會不會在甲板嬉鬧?遇到漲水等險情怎么辦?孩子們的乘船安全怎么維護?當時的巫山監督站和巫山港監所(重慶巫山海事處前身)得知相關情況后,就主動承擔起護送學生過江的任務。后來重慶巫山海事處又成立了“海燕”青年志愿服務隊護送學生,每到周五或節假日學生放假時,都會風雨無阻與學生同船同渡或是開展護船渡,保證學生出行安全。這一支護渡接力棒,不經意間,已經傳遞了二十年。
探索“1+5”監管模式
織密一張安全網
6月9日,在巫山縣東莞初級中學舉行的“風雨二十年,同舟學生渡”主題日活動中,海事部門、當地鄉鎮政府負責人、縣教委代表以及學校負責人齊聚一堂,舉行了“1+5”學生平安渡監管模式座談會,會上從制度完善、共同堅守、優化模式、精神傳承等方面,對新形勢下的學生平安渡進行了討論。會上,重慶巫山海事處提出了“一個學生也是我們堅守的理由”的服務承諾,引起了參會人員一致共鳴。
重慶巫山海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二十年堅持與傳遞的歲月中,該海事處摸索出以政府牽頭,交通、教委、學校、海事管理機構及船公司共同配合的“1+5”學生平安渡監管模式。即縣鄉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交通依責監管、教委和學校負責學生護送、船公司負責安全、海事負責現場監督、全程維護。
每次放假前一天,學校會通知當地政府、海事等部門做好學生渡維護工作。放假當天,由學校老師或保安分批次護送學生到達渡口,海事、渡管員等在渡口維護秩序。渡船裝滿學生后,由海事人員、渡管員、老師等清點人數并簽字發航,防止學生超載。渡船開動后,海巡艇全程護航,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重慶巫山海事處處長牟小平說道:“通過明確各方責任,形成了學生渡安全監管合力,有效消除了學生擠渡、搶渡、擁堵、超載等安全隱患。”
“重慶巫山海事處二十年的風雨堅守,讓我們學校一批批學生安全乘船上學、返航,我代表學校、代表那些孩子們真心感謝海事的傾情付出。”座談會上,巫山縣東莞初級中學相關負責人真誠地說。
濃濃海事堅守情
暖暖護航平安渡
為推動社會廣泛關注學生渡運安全,重慶巫山海事處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水上安全知識宣傳,在重點區域、碼頭、渡口設置永久性標牌,同時編排發放宣傳單,書寫宣傳標語,全方位做好宣傳引導工作。
為減輕學生負擔,重慶巫山海事處與船公司協調,對學生降低票價,實施月票制度;并向東莞曲尺中學捐贈了現金5萬元,各類教學器具用品2000余件。
為增強學生的渡運安全意識,重慶巫山海事處堅持開展“海燕牽手平安渡”活動,定期前往大溪、曲尺等偏遠鄉鎮的中小學宣傳,推動安全知識進校園、到渡口、上船頭,并在學生中培養“小海燕”水上安全督導員。
為打擊“三無”船舶、漁船運送學生,重慶巫山海事處主動走訪沿江各鄉鎮有關部門,強化漁船、農用船、自用船源頭管理,嚴厲打擊漁船、農用船、自用船非法載客等違章行為,并與有關沿江學校聯系,掌握學生離返校時間、渡江學生數量等情況,與渡船船主協調運力,對重點渡口安排客渡船進行專渡,嚴防超載。
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安全守護了一年又一年的學生渡。在學生渡護航的二十周年,牟小平感嘆:“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融入集體事業才最有力量!”
遙想二十年前,牟小平剛剛成為萬縣長江港監局巫山站的監督員,那時工作條件艱苦,公路建設相對滯后,在長江邊長大的他,深知孩子們渡江上學的不易之處。后來參加了工作,作為年輕同志的他主動擔當,與巫山站的同事們通宵達旦,制定學生渡監管方案,聯合政府、學校各方力量,完善內部管理,抓內促外重落實,喊出了牽牢“牛鼻子”,管好“五小船”,唱響學生渡,打造“平安庫”的響亮口號。
在隨后7000余天的時光里,學生渡的孩子們成為他們心里最溫暖的軟肋,在每一個天不亮的周一、每一個酷熱難耐的周五,他們都是那批渡口上最守時的人。后來雖然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動,他們不再每次都去現場維護,但在每次的交接班會、周例會、月度例會上,都會叮囑年輕同志們抓好學生渡工作。
歲月奔流,星河滾燙。二十年里,一批批乘船上學的學生已悄然長大,而為他們遮風擋雨的海事人依然堅守在那里。“我們將繼續秉承志愿服務精神,立足海事監管職責,持續開展學生渡安全維護工作,真正讓學生渡在三峽庫區長久平安航行。”紅旗掩映下,巫山海事人的誓言鏗鏘而有力。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